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可逆反应:2A(g)?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
序号

时间/min
    浓度/mol•L-1
温度/℃
01020304050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1.00.600.500.500.500.500.50
39501.00.400.250.200.200.200.20
(1)实验1中,在10〜20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3mol•L-1,50min时,
v(正)=(填“<”“>”或“=”)v(逆).
(2)0〜20min内,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快(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实验2中使用了催化剂.
(3)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快(填“快”或“慢”),其原因是实验3中温度更高.

分析 (1)根据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50min与40min时A的浓度相等,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2)实验1、2起始量相同,平衡浓度相同,但实验2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
(3)依据实验1、3比较实验数据可知,实验3温度高反应速率快,A转化率增大.

解答 解:(1)实验1中,在10〜20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frac{△c}{△t}$=$\frac{(0.8-0.67)mol/L}{10min}$=0.013mol/(L•min);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0min以后A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4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则50min时,v(正)=v(逆),
故答案为 0.013;=;
(2)实验1、2起始量相同,温度相同,平衡浓度相同,但实验2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说明加入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变,
故答案为:快;实验2中使用了催化剂;
(3)实验1、3起始量相同,但实验3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增大,根据图表可知,实验3温度比实验1高,
故答案为:快;实验3的温度更高.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①分子 ②原子 ③质子 ④中子 ⑤电子 ⑥离子(  )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④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高二(3)班某小组同学做完铜、锌-稀硫酸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烃R的相对分子质量在50~60之间,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76%.
回答下列问题:
(1)烃R的C原子个数N(C)=4,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2)比R少一个碳的同系物M的名称是丙烷.
(3)R的结构中含有三个甲基的结构简式是,该结构二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现将2molA和1molB加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分别在Tl和T2时测得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该反应在温度为T1时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与C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温度为T2时,2s内B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l
D.温度为T1时,达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同学对SO2和亚硫酸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探究SO2性质

(1)关闭旋塞2,打开旋塞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
(2)装置B中试剂X是浓H2SO4,实验结束后D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OH-、SO32-或(或SO32-或SO32-、HSO3-).
(3)设计实验检验C中固体产物的阴离子:取少量固体滴加足量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则含SO32-;再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SO42-(简要描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4)关闭旋塞1后,打开旋塞2,E用于验证SO2的氧化性,F中的现象是溶液红色变浅.
II.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1O.
请你利用图装置达成实验目的.

(5)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纯净SO2→H→J→I→K(选填字母),K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ClO-+CO2+H2O=CaCO3↓+2HClO.
(6)可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1O的实验现象是I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K中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反应2A(s)+B(g)?2C(g)△H>0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S<0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途径,但不能改变反应的△H
C.S(g)+O2(g)═SO2(g)△H1<0   S(s)+O2(g)═SO2(g)△H2<0    则△H1>△H2
D.化学平衡CO(g)+H2O(g)$\stackrel{催化剂}{?}$CO2(g)+H2(g),增加H2O的浓度H2O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O2═2Na2O
B.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NH3↑+H2O
C.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2OH-═2AlO2-+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S2-═Ag2S+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4.0,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3.3,通过计算可知pH=4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方案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