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断开KL,闭合KC时,铁作阴极,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 |
B. | 断开KL,闭合KC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
C. | 断开KC,闭合KL时,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l2+2e-=2Cl- | |
D. | 断开KC,闭合KL时,铁作负极,发生铁的吸氧腐蚀反应 |
分析 断开KL,闭合KC时,为电解池反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石墨应为电解池阳极,Fe极为电解池阴极,两极上分别生成氯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断开KC闭合KL,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Fe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石墨为正极,正极上氯气得电子,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断开KL,闭合KC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Cl-$\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故A错误;
B.断开KL,闭合KC时,是电解池装置,Fe做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依据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即Fe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故B错误;
C.断开KC,闭合KL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氯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l2+2e-=2Cl-,故C正确;
D.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Fe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氢气失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K+、ClO-、Cl- | B. | Mg2+、Na+、SO42-、Cl- | ||
C. | Ca2+、HCO3-、NO3-、K+ | D. | Na+、Cu2+、SO42-、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 |
B. |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
C. |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 H2SO4 和 Ca(OH)2 反应中和热△H=2×(-57.3)kJ•mol-1 | |
D. | 反应 H2(g)+F2(g)═2HF(g);△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 |
B. | 20℃时,铝的密度为2.7g•cm-3,则1个Al原子的体积为$\frac{22.4}{{N}_{A}}$cm3 | |
C. | 标况下,NA个N2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则1个N2分子的体积为$\frac{10}{{N}_{A}}$L | |
D. |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秸秆、毛发及塑料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B. | 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C. | 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
D. | 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CH3)3CCH2Cl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 |
B. |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 | |
C. |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 |
B. |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物质就是酸性氧化物 | |
C. | 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D. | 物质的量:衡量物质微粒个数的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 |
B. | 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 |
C. | 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 |
D. | 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
B.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 | |
C. | 除去Al2O3中混有的SiO2:加NaOH溶液,过滤 | |
D. | 除去Fe2O3中混有少量的Fe(OH)3:加热灼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