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0.3mol C在0.2mol O2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A.-Y kJ/molB.-(5X-0.5Y)kJ/molC.-(10X-Y)kJ/molD.+(10X-Y)kJ/mol

分析 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0.3mol C在0.2mol O2中燃烧,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设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计算生成ymol二氧化碳的热量,放出的总热量减去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生成xmolCO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

解答 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0.3mol C在0.2mol O2中燃烧,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则上述反应都发生,
设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
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
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 kJ/mol=0.1YkJ,
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
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
所以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frac{XkJ-0.1YkJ}{0.2mol}$=-(5X-0.5Y)kJ/mo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判断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反应热△H的单位与符号,容易忽略,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3d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N.
③氨的沸点高于(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
氨是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4)某镍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3:1.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晶胞参数a=$\root{3}{\frac{251}{d{N}_{A}}}$×107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填写表中的空格:
微粒符号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
(1)K
(2)1820
(3)161832
(2)画出上表中(2)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画出表中(3)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
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所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废电池的随意丢弃D.化肥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小于20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4.51%,氢的质量分数为9.68%,其余为氧.A具有酸性,是蜂王浆中的有效成分,37.2mg A需用20.0mL 0.0100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来滴定达到滴定终点.
(1)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18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10H18O3,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个羧基.
(2)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已知有机化合物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B和C.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以上反应和B的进一步反应如图所示.

1molD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若将D与F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4H4O4的六元环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OCCOOH+HOCH2CH2OH$→_{△}^{浓硫酸}$+2H2O,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D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OCCOOH+2NaHCO3=NaOOCCOONa+2CO2↑+2H2O.
(3)经测定,有机化合物C没有支链,分子中没有-CH3.写出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HOOCCH=CH(CH26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⑥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请在上表中用实现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写出①、③两种元素组成的正四面体化合物的电子式,上述元素中,能和⑤号元素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SiO2
(3)上述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NH4NO3(写化学式),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4)①和②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
B.由4P(s,红磷)=P4(s,白磷):△H>0可知,白磷的热稳定性比红磷大
C.己知:S(g)+O2(g)=SO2(g);△H1及S(s)+O2(g)=SO2(g):△H2,则△H1<△H2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适合于所有的反应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CeFCO3)为原料制备Ce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Ce4+既能与F-结合成[CeFx](4-x)+,也能与SO42-结合成[CeSO4]2+
②在硫酸体系中Ce4+能被萃取剂[(HA)2]萃取,而Ce3+不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前需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增大固体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
(2)“酸浸”中会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写出CeO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8H++2CeO2=2Ce3++4H2O+Cl2↑;为避免产生上述污染,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硫酸代替盐酸.
(3)“萃取”时存在反应:Ce4++n(HA)2?Ce•(H2n-4A2n)+4H+.实验室中萃取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图2中D是分配比,表示Ce(IV)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frac{c[Ce•({H}_{2n-4}{A}_{2n})]}{c(CeS{{O}_{4}}^{2-})}$).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Na2SO4以改变水层中的c(SO42-),D随起始料液中c(SO42-)变化的原因:随着c(SO42-)增大,水层中Ce4+被SO42-结合成[CeSO4]2+,导致萃取平衡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
(4)“反萃取”中,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CeO2转化为Ce3+,H2O2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填“催化剂”、“氧化剂”或“还原剂”),每有1mol H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5)“氧化”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2Ce(OH)3+NaClO+H2O=2Ce(OH)4+NaCl.
(6)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2产品0.4500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其它杂质均不反应),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2的质量分数为95.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