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利用天然气可制得以H2、CO等为主要组成的工业原料合成气,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1)甲烷与水蒸气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C,当生成标准状况下35.84L合成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4mol.
(2)将2mol CH4和5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达到A点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v(H2)=0.006mol•L-1•min-1,100℃时平衡常数K=6.75×10-4 mol2•L-2
②图中的p1<p2(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KC>KB>KA
(3)合成气用于合成氨气时需除去C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0.
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O}_{2})}{n({H}_{2}O)}$增大的是AC(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C.将H2从体系中分离
D.再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

分析 (1)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当生成标准状况下35.84L合成气时,生成n(CO)=$\frac{35.84L}{22.4L/mol}×\frac{1}{4}$=0.4mol,根据C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①根据v=$\frac{\frac{△n}{V}}{△t}$计算甲烷的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个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氢气的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常数K=$\frac{c(CO).{c}^{3}({H}_{2})}{c(C{H}_{4}).c({H}_{2}O)}$;
②相同其它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转化为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3)能使$\frac{{n(C{O_2})}}{{n({H_2}O)}}$增大,该反应应该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不能通过增大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实现.

解答 解:(1)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所以C元素被氧化;当生成标准状况下35.84L合成气时,生成n(CO)=$\frac{35.84L}{22.4L/mol}×\frac{1}{4}$=0.4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2-(-4)]=2.4mol,
故答案为:C(碳);2.4mol;
(2)①甲烷的反应速率=$\frac{\frac{2mol×0.5}{100L}}{5min}$=0.002mol/(L.min),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个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氢气的反应速率=3×0.002mol/(L.min)=0.006mol/(L.min);
100℃时,c(CH4)=$\frac{2mol×(1-0.5)}{100L}$=0.01mol/L,c(H2O)=$\frac{5mol-2mol×(1-0.5)}{100L}$=0.04mol/L,
c(CO)=$\frac{2mol×0.5}{100L}$=0.01mol/L,c(H2)=3c(CO)=0.03mol/L,化学平衡常数K=$\frac{c(CO).{c}^{3}({H}_{2})}{c(C{H}_{4}).c({H}_{2}O)}$=$\frac{0.01×(0.03)^{3}}{0.01×0.04}$=6.75×10-4
故答案为:0.006mol•L-1•min-1;6.75×10-4 mol2•L-2
②根据图象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甲烷的转化率降低,所以P1<P2
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为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所以KC>KB>KA
故答案为:<;KC>KB>KA
(3)A.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frac{{n(C{O_2})}}{{n({H_2}O)}}$增大,故A正确;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则平衡不一定,则 $\frac{{n(C{O_2})}}{{n({H_2}O)}}$不变,故B错误; 
C.将H2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frac{{n(C{O_2})}}{{n({H_2}O)}}$增大,故C正确;  
D.再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水转化的物理量远远小于加入的物理量,所以$\frac{{n(C{O_2})}}{{n({H_2}O)}}$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考查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涉及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等知识点,会根据图象中温度、压强温度反应热、平衡移动方向,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注意(3)中BD选项,如果恒压条件下充入He,则平衡会发生移动,但恒容条件下通入He,则平衡不移动,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B 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转化率为60%
(2)2分钟内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3)x值等于2
(4)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汽车尾气净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是(  )
容器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NOCON2CO2N2CO2
I4000.20.200 0.12
II4000.40.400  
III300000.10.20.075
A.该反应的△S<0、△H<0
B.容器I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2s,则v(N2)=0.06 mol•L-1•S-1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CO)关系:c(CO,容器 II)>2c(CO,容器I)
D.若起始时向I中充入NO、CO、N2、CO2各0.1mol,开始时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用于制取纯净的无水FeCl3

(1)实验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3)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
(4)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g→h→d→e→b→c→f
(5)装置A中,如果反应产生氯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NaCl偏大NaHCO3偏小 Na2CO3•10H2O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写同①).
③若样品质量为10.0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2.7g、2.2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2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
(2)①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04mol/(L•min)
②从图象中分析,在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加入了0.8molNO2
(3)①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D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②若在3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快速缩小玻璃容器的体积至1L,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是先变深后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肼(N2H4)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NO2的二聚体N2O4则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1所示,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2)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剂,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2NO2(g)?N2O4(g)△H=-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g)△H=-947.6kJ•mol-1
(3)联氨的工业生产常用氨和次氯酸钠为原料获得,也可用尿素(CO(NH22)和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获得,尿素法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NH22+ClO-+2OH-=N2H4+Cl-+CO32-+H2O.
(4)如图2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将各1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若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5mol N2O4,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0.7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是白色的结晶粉末,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常温下较为稳定,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CaO2•8H2O在0℃时稳定,在室温时经过几天就分解,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为了控制沉淀温度为0℃左右,在实验室宜采取的方法是冰水浴冷却(或将反应容器浸泡在冰水中).
(2)该制法的副产品为NH4Cl(填化学式),为了提高副产品的产率,结晶前要将溶液的pH调整到合适范围,可加入的试剂是A.
(3)为了检验“水洗”是否合格,可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用浓度为c mol/L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V 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第三步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
②CaO2的质量分数为$\frac{35cV×1{0}^{-3}}{a}$(用字母表示).
(5)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夹持装置省略).

①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V}{14m}$% (用字母表示).
②CaO2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写出元素⑤的原子轨道表示式
(2)写出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84s2
(3)表中属于ds区的元素是⑩(填编号)
(4)元素⑩形成的单质是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该晶体采取的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体中⑩元素原子的配位数是12.
(5)元素④、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l3+<Mg2+<Cl-<S2-(用离子符号表示)
(6)写出元素①和元素⑧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K+[:H]-
(7)元素⑨与⑩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1753kJ/mo1,I=1959kJ/mo1,第二电离能I<I的原因是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8)科学家发现,②、④、⑨三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的结构特点如图2所示(图中②、④、⑨分别位于晶胞的体心、顶点、面心),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Ni3C(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