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力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B.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洗涤效果更好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国务院要求坚决控制钢铁、水泥、焦炭等高耗能行业产能总量,是落实“低碳经济”的具体举措

分析 A.生物防治技术能减少粮食的污染;
B.高温蛋白质会变性;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高耗能、高排放.

解答 解:A.农药使用会污染环境,则大力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故A正确;
B.酶的催化应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之内,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失去催化功能,故B错误;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D.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高耗能、高排放,控制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产能总量能节能减排,落实“低碳经济”,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关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5.6g Fe全部溶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又测得反应后溶液中H+的浓度为0.2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24 L气体是NO
B.反应后Fe全部转化为Fe3+
C.反应后的溶液中c(NO3-)=1.7 mol•L-1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再溶解2.24 g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它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填“大”或“小”).
(2)POC13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其组成的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1>P.
(3)PC13中磷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与PCl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SOC12
(4)科学家日前发现黑磷是一种有可能取代石墨烯的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黑磷有四科结构,其中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该黑磷巾最小的磷环含磷原子数为6个;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黑磷能(填“能”或“不能”)导电.
(5)磷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的密度为$\frac{4×87}{{N}_{A}×(a×1{0}^{-7})^{3}}$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C.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D.可以利用氯化铁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供给人类营养
B铁能被浓硫酸钝化铁制器皿用作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容器
C碳单质的还原性强于硅单质碳与石英反应冶炼粗硅
D常温下,氨气能与氯气反应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泄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微粒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银氨溶液中可大量含有:Cu2+、K+、Cl-、SO42-
B.使甲基橙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可大量含有:K+,Na+,S2-,SO32-
C.室温下,pH=12的碱性溶液中一定没有CH3COOH分子
D.在c(H+)=10-14mol/L的溶液中可大量含有:Na+,AlO2-,CO3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水煤气法制甲醇工艺流程框图如图:

已知: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含55~59%的H2,15~18%的CO,11~13%的CO2,少量的H2S、CH4,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即可进行甲醇合成.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O]•[{H}_{2}]}{[{H}_{2}O]}$;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BC.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CH4(g)+$\frac{3}{2}$O2(g)?CO(g)+2H2O(g)△H=-519kJ.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Z(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较低.
(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CO(g)?CH3OH(g)△H=-181.6kJ.4℃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H2COCH3OH
浓度/mol•L-10.20.10.4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v(填“>”、“<”或“=”).
②若加入同样多的CO、H2,在T5℃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H2)=0.4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0.03mol•L-1•min-1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提高原料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亦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再加热蒸干并在300℃时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纯净物的是(  )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
B.向K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C.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溶液
D.将物质的量相同的(NH4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硝酸法制备氯化亚铜的实验过程如图:

①加热至50℃,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②通人并调节氧气的量维持三颈瓶内压强不变.停止加热,反应继续进行,越来越剧烈;
③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待气囊变瘪.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关闭K;
④将液体(含CuCl32-等)转移至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氯化亚铜粗品和滤液;
⑤氯化亚铜粗品经洗涤、烘干得氯化亚铜.
已知:Cu2++Cu+6Cl-═2CuCl32-
(1)①中铜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
(2)②中停止加热后,反应越来越剧烈的原因是Cu与硝酸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3)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的原因是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NO2完全转化为硝酸.
(4)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CuCl32-$\frac{\underline{\;H_{2}O\;}}{\;}$CuCl↓+2Cl-
(5)④所得滤液经浓缩后可返回至三颈瓶继续使用,此时需向三颈瓶内补充的物质有铜和盐酸.
(6)⑤中粗品用蒸馏水洗涤时,表面会产生黄色固体CuOH.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白色固体变黄的原因是用水洗涤CuCl粗品时,固体表面吸附的c(HCl)减小,CuCl(s)+H2O(l)?CuOH(s)+HCl(aq)正向移动,CuCl转化为Cu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