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Ⅰ、某化学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实验测得△H=-53.5kJ/mol,与标准数值△H=-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BC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Ⅱ、反应A(g)?B(g)+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1.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反应的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T1小于T2,平衡常数K(T1)小于K(T2).
(4)若温度T2时,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6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0.045mol/L.
③反应在0~2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15mol/(L.min).

分析 Ⅰ、(1)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应生成1mol液态水;
(2)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
Ⅱ、(3)温度越高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然后结合图象分析反应的热效应,从而得出K的变化情况;
(4)根据三行式,结合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的公式来求解.

解答 解:Ⅰ、(1)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应生成1mol液态水,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故答案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小,放出的热量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
故选:ABC;
Ⅱ、(3)由图可知T2先达平衡状态,所以T1小于T2,而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K值越大,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4)A(g)?B(g)+C(g)
起始浓度:0.050         0         0 
变化浓度:0.03        0.03     0.03         
平衡浓度:0.02        0.03     0.03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0.02+0.03+0.03)×1=0.08mol;
②K=$\frac{0.03×0.03}{0.02}$=0.045mol/L;
③反应在0~2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frac{0.03mol/L}{2min}$=0.015mol/(L•min);
故答案为:0.08mol;0.045mol/L;0.015mol/(L.min).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热的测定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与化学平衡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学习中要注意对过程的分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向石蕊试剂中通入氯气,起始时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则使溶液变红和褪色的微粒分别是

(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到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Fe2O3(Al2O3)用盐酸B.Fe2O3(Al2O3)用氨水
C.Mg(Al)用纯碱溶液D.MgCl2(AlCl3)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与空气,电解质为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电极名称为负极,气体A为空气
B.d电极上发生反应:CH4-8e-+4O2-═CO2+2H2O
C.O2-向c电极移动
D.用此装置作电源电解精炼铜,d电极与粗铜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制得氯化铁溶液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工艺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左槽中发生的反应是:2Cl--2e-═Cl2
B.右槽中的反应式:2H++2 e-═H2
C.H+从电解池左槽迁移到右槽
D.FeCl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需配制0.2000mol•L -1Na2S2O3标准溶液450mL,并利用该溶液对某浓度的NaClO溶液进行标定.
(1)若用Na2S2O3固体来配制标准溶液,在如图所示的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仪器是AB(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杯(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需用天平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是15.8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下同)0.2000mol•L-1.若还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了,则所得溶液浓度>0.2000mol•L-1
(3)用滴定法标定的具体方法:量取20.00mL NaClO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足量KI固体,用0.2000mol•L -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四次平行实验测定的V(Na2S2O3)数据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测定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V(Na2S2O3)/mL21.9018.8022.1022.00
①NaClO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足量KI固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
②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06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醛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9H6O2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的化学名称为2-氯甲苯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3 种,其中:
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写结构简式)
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B.BaO2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