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1)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应生成1mol液态水;
(2)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
Ⅱ、(3)温度越高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然后结合图象分析反应的热效应,从而得出K的变化情况;
(4)根据三行式,结合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的公式来求解.
解答 解:Ⅰ、(1)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应生成1mol液态水,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故答案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小,放出的热量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
故选:ABC;
Ⅱ、(3)由图可知T2先达平衡状态,所以T1小于T2,而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K值越大,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4)A(g)?B(g)+C(g)
起始浓度:0.050 0 0
变化浓度:0.03 0.03 0.03
平衡浓度:0.02 0.03 0.03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0.02+0.03+0.03)×1=0.08mol;
②K=$\frac{0.03×0.03}{0.02}$=0.045mol/L;
③反应在0~2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frac{0.03mol/L}{2min}$=0.015mol/(L•min);
故答案为:0.08mol;0.045mol/L;0.015mol/(L.min).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热的测定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与化学平衡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学习中要注意对过程的分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向石蕊试剂中通入氯气,起始时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则使溶液变红和褪色的微粒分别是 、 。
(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到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2O3(Al2O3)用盐酸 | B. | Fe2O3(Al2O3)用氨水 | ||
C. | Mg(Al)用纯碱溶液 | D. | MgCl2(AlCl3)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电极名称为负极,气体A为空气 | |
B. | d电极上发生反应:CH4-8e-+4O2-═CO2+2H2O | |
C. | O2-向c电极移动 | |
D. | 用此装置作电源电解精炼铜,d电极与粗铜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左槽中发生的反应是:2Cl--2e-═Cl2↑ | |
B. | 右槽中的反应式:2H++2 e-═H2↑ | |
C. | H+从电解池左槽迁移到右槽 | |
D. | FeCl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测定次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V(Na2S2O3)/mL | 21.90 | 18.80 | 22.10 | 22.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平衡常数减小 | B. | BaO2量不变 | C. | 氧气压强不变 | D. | BaO量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