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时,将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1:9 B.9:1 C.10:1 D.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 X的分子式是( )
A.C12H18 B.C11H16 C.C10H14 D.C13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锂及锂盐具有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在化工、电子、宇航、核能、能源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锂元素更是被誉为“能源元素”。
Ⅰ 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锂暴露在湿空气中时,会迅速地失去金属光泽、表面开始变黑,更长时间则变成白色。生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锂、氢氧化锂,最终生成碳酸锂。写出生成氮化锂的化学方程式 。锂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浅蓝色的火焰,放出浓厚的白烟,生成相应氧化物 (填化学式)。
Ⅱ 下面是从锂辉石(Li2O·Al2O3·SiO2)中提出锂的工业流程示意图。
①高温煅烧时的反应原理为:
![]() |
②锂离子浸取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K+、Na+、Li+、Fe3+、Fe2+、Al3+、Mn2+ 。
③几种金属离子沉淀完全的pH
金属离子 | Al(OH)3 | Fe(OH)2 | Fe(OH)3 | Mn(OH)2 |
沉淀完全的pH | 4.7 | 9.0 | 3.2 | 10.1 |
④Li2SO4、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 100g水)
温度 溶解度 | 10 | 20 | 50 | 80 |
Li2SO4 | 35.4 | 34.7 | 33.1 | 31.7 |
Li2CO3 | 1.43 | 1.33 | 1.08 | 0.85 |
(1)浸取时使用冷水的原因是 。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
(3)流程中分2次调节pH(pH7~8和pH > 13),有研究者尝试只加一次浓NaOH溶液使pH > 13,结果发现在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沉锂后,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白色沉淀增加,最后得到的Li2CO3产品中杂质增多。Li2CO3产品中的杂质可能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产生的原因 。
(4)加热浓缩的作用是 。
(5)洗涤Li2CO3晶体使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都是强还原剂
C.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1-18号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表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C | D | ||||||||
A | B | E | F |
(1)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所含化学键为 ;
(3)E和F分别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填写氢化物的化学式);
(4)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含有HC、C
、S
、Na+、N
五种离子(S
具有强还原性)。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
A.N B.C
、N
C.S、N
D.C
、N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
发生倒吸现象
B.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
再加冰醋酸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
是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有:①纯净的碳酸钠ag;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g.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多 | |
B. | 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2多 | |
C. | 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 | |
D. | 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混合物溶液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