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常温下,测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NaA溶液的pH,pH>7,可以说明HA是弱酸 | |
B. | 在一块镀锡铁板刻一划痕,滴加酸化的食盐水浸泡及KSCN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判断其具有好的耐腐蚀性 | |
C. | 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碘化钠溶液,沉淀颜色不变,说明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碘化银大 | |
D. |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比用酚酞的更准确 |
分析 A.常温下NaA溶液的pH>7,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
B.在一块镀锡铁板刻一划痕,滴加酸化的食盐水后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
C.沉淀容易由溶解度大的向溶解度小的转化;
D.恰好反应时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与反应终点差距大,导致误差较大.
解答 解:A.测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NaA溶液的pH,pH>7,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则HA为弱酸,故A正确;
B.在一块镀锡铁板刻一划痕,滴加酸化的食盐水后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放电反应为:Fe-2e-=Fe2+,故加入KSCN溶液后颜色不会有变化,不能说明镀锌铁板耐腐蚀,故B错误;
C.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碘化钠溶液,沉淀颜色不变,没有转化为AgI沉淀,故不能说明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碘化银大,故C错误;
D.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中,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恰好反应时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更准确,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会产生较大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涉及原电池原理、沉淀的转化及中和滴定实验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 H2反应 | |
B. | 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 |
C. | 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D. | 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
B. | 装置②为原电池,总反应是:Fe+2Fe3+=3 Fe2+ | |
C. | 图③所示柱形图,纵坐标表示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 |
D. | 图④所示曲线,表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Ⅰ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导管内液柱下降 | |
B. | 图Ⅰ的负极材料是铁钉,电极方程式是Fe-3e-=Fe3+ | |
C. | 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Ⅲ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 | |
D. | 图Ⅲ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B. |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
C. |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D. | 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甲基电子数为10NA | |
B. | 26 g乙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 NA | |
C. |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 NA | |
D. | 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3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与乙醇反应时增大乙醇的用量 | |
B. |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将大理石块改为大理石粉 | |
C. | 溴水与KI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 |
D. | 铝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