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CrO${\;}_{4}^{2-}$$→_{转换}^{H+}$Cr2O${\;}_{7}^{2-}$$→_{还原}^{Fe_{2}+}$Cr(OH)3.已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2CrO${\;}_{4}^{2-}$(aq)+2H+(aq)?Cr2O${\;}_{7}^{2-}$(aq)+H2O(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g/L,CrO42-有$\frac{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 g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l0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1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 )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分析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可知浓度不变;
B.铬元素的含量为28.6g/L,+6价Cr的物质的量为$\frac{28.6g}{52g/mol}$=0.55mol,结合电子守恒计算;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l04,则$\frac{\frac{10}{11}×0.55}{(\frac{1}{11}×0.55)^{2}×{c}^{2}({H}^{+})}$=l04,解得c(H+)=0.1mol/L;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 )降至1×10-5mol/L,c(OH-)=$\root{3}{\frac{1×1{0}^{-32}}{1×1{0}^{-5}}}$=1×10-9mol/L,则c(H+)=1×10-5mol/L.

解答 解: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可知浓度不变,则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铬元素的含量为28.6g/L,+6价Cr的物质的量为$\frac{28.6g}{52g/mol}$=0.55mol,由电子守恒可知FeSO4•7H2O的质量为$\frac{0.55×(6-3)}{(3-2)}$mol×278g/mol=458.7g,故B错误;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l04,则$\frac{\frac{10}{11}×0.55}{(\frac{1}{11}×0.55)^{2}×{c}^{2}({H}^{+})}$=l04,解得c(H+)=0.1mol/L,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1,故C正确;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的c(Cr3+ )降至1×10-5mol/L,c(OH-)=$\root{3}{\frac{1×1{0}^{-32}}{1×1{0}^{-5}}}$=1×10-9mol/L,则c(H+)=1×10-5mol/L,则应调溶液的pH=5,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守恒计算、溶度积的计算、平衡常数K的计算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KI+5KIO3+3H2S=3I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 mol H2S可还原4mol的KIO3
B.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4
C.I2是还原产物,K2SO4是氧化产物
D.1molKIO3可氧化0.2mol的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药品:Cu、Fe、Na和不同浓度的硫酸 (0.5mol/L、2mol/L、18.4mol/L);装置如图
(1)用此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应选用的上述实验药品是:
第一组:Fe和0.5mol/L硫酸
第二组:Fe和2mol/L硫酸
(2)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气体从反应开始到推动活塞达到30mL刻度时的时间.
(3)此实验忽视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是(假设金属颗粒是均匀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应该是硫酸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填“高、低、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64.7249199.6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9.6ml(密度约为1.27g.ml-1)苯甲酸和20mL甲醇(密度约0.79g•mL-1),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 1)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瀑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B(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2)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浓硫酸密度较大,且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三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沸点最好采用装置乙(填“甲”或“乙”或“丙”).

Ⅱ.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现拟用下列流程进行精制,请根据流程图写出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Ⅱ分液;蒸馏.

(5)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是强碱,促进苯甲酸甲酯的水解,导致产品损失.
(6)列式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是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一l309-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在此实验中,装置A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下面的选择题相同)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3)在此实验中,装置A中要加些沸石,原因是防止液体暴沸;
(4)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CCl4
(5)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应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溴大量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如图1)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
乙酸601.0492118
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的异戊醇,6.0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b(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3)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醇的转化率.
(4)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干燥.
(5)如图2,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b (填标号).

(6)本实验的产率是:d(填标号).
a.30%  b.40%   c.50%    d.60%
(7)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Y(g)?2Z(g),并达到平衡.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s),则Z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s)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 后测得C的浓度为 0.6mol•L-1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mol•(L•s)-1
②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15mol•(L•s)-1
③2s 时物质A的浓度为1.4mol•L-1
④2s 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70%.
其中正确的是C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若①②中用物质A、B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0.6mol•(L•s)-1、0.15mol•(L•s)-1,则A(填A或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化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进行性质的确定.如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出一定质量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对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m g金属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用铜网包住放入干净的试管中;
②按图示组装好装置,然后在关闭活塞的分液漏斗中装入一定体积2mol/L的盐酸;
③调整右边玻璃管(带均匀刻度值),让U型管两端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值为V1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一定量的盐酸进入试管中后立即关闭活塞;
⑤当镁条反应完后,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上下调节右边玻璃管的高度,使两端管内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为V2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认为步骤⑤中空格应进行的操作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上下调节右边玻璃管的高度,使两端管内液面在同一水平面.
(2)若V1、V2均是折算为标况下的值,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Ar(Mg)的实验测定表达式为Ar(Mg)=$\frac{22400m}{{V}_{2}-{V}_{1}}$,你认为此表达式求出的值是否准确?不(填‘是’或‘不’),主要问题为进入试管中的盐酸的体积也计入了产生的气体体积中(若回答‘是’则此空不填).
(3)步骤①中,为什么要用铜网包住镁条?让镁条浸没在盐酸中,防止镁与氧气反应,使镁全部用来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