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固体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或对饮料起到冷却作用。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 NaClB. NH4NO3C. CaOD. NaO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A+B C A+B.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 , 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15molL﹣1浓硫酸,按下列步骤配2505mL0.1molL﹣1H2SO4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 需取浓硫酸()mL |
②量 取浓硫酸 | 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③将 浓硫酸并搅拌 | 该操作要做到胆大心细,杜绝事故发生 |
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 mL容量瓶中 | 要注意把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后的正确操作是: |
(2)本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烧杯 c.天平 d胶头滴管
(3)在进行④步操作时,不慎将溶液溅到容量瓶外,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将(填写偏高、偏低、不影响.下同).若配制时容量瓶没有干燥,则配制溶液浓度将 .
(4)某研究人员应用如图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汽.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通入Cl2后,从集气瓶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从集气瓶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请在图D处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水玻璃、双氧水、漂粉精、硅胶都是混合物
C.氢氧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中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D.“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c(OH﹣)<c(H+)
B.溶液中c(OH﹣)>c(H+)
C.c(OH﹣)=c(H+)
D.c(OH﹣)>1×10﹣7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C(s)+O2(g)===2CO(g) ΔH=-Q1kJ·mol-1;
C(s)+O2(g)===CO2(g) ΔH=-Q2kJ·mol-1;
S(s)+O2(g)===SO2(g) ΔH=-Q3kJ·mol-1。
CO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A. SO2(g)+2CO(g)===S(s)+2CO2(g) ΔH=(2Q1-2Q2+Q3) kJ·mol-1
B. S(s)+2CO(g)===SO2(g)+2C(s) ΔH=(Q1-Q3) kJ·mol-1
C. SO2(g)+2CO(g)===S(s)+2CO2(g) ΔH=(Q1-2Q2+Q3) kJ·mol-1
D. SO2(g)+2CO(g)===S(s)+2CO2(g) ΔH=(2Q1-Q2+2Q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则可证明Ksp(AgI)<Ksp(AgCl)
C. 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 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
D. 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 )
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
B.若温度和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
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