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里放入5.6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映开始至2min末收集到氢气1.12L(标准状况),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粉全部溶解。则:
(1)在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2)在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哪个较快?为什么?
【答案】(1)v(FeCl2 )=0.25 mol·L-1·min-1;(2)v(HCl )=0.25 mol·L-1·min-1;
(3)前2min内反应速率快 因前2min内)v(FeCl2 )=0.25 mol·L-1·min-1,而后4min内) v(FeCl2 )=1/2v(HCl )=0.125 mol·L-1·min-1,故前2min的反应速率快。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前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0;
Fe+2HCl=FeCl2 +H2↑
56g 1mol 22.4L
2.8g 0.05mol 1.12L
v(FeCl2)=△n÷V÷△t=0.05mol÷0.1L÷2min=0.25 mol/(L.min);
(2)反应前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HCl)=14.6g÷36.5g/mol=0.4mol,铁的物质的量为n(Fe)=5.6g÷56g/mol=0.1mol 结合方程式知,氯化氢过量,通过(1)知,前两分钟,铁反应2.8g,还剩2.8g;2min-4min时,铁反应2.8g, Fe+2HCl=FeCl2 +H2↑
56g 2 mol
2.8g 0.1mol
所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1mol,所以 4min内c(HCl)= △n÷V÷△t=0.1mol÷0.1L÷4min=0.25 mol/(L.min);(3)根据同一反应、同一时间段内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前两分钟内,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mol/(L.min);2min-4min时,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所以前两分钟内反应速率快,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反应速率降低。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2KJ,形成1molO﹣H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Q1+Q2>4Q3
B.Q1+Q2<Q3
C.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高于1mol水的总能量
D.1mol氧气和2mol氢气的总能量低于1mol水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a | b | |||
c | d |
A.a的氢化物水溶液显酸性
B.在这4种元素中,b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好
C.c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D.d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原子半径:Na<Mg<Al
C.金属性:Na<Mg<Al
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E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
(2)B、C、D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C单质与A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设计实验证明E的非金属性比D的非金属性强 (写出操作步骤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 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
② 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1-、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SO32-、K+、MnO4-、Cl-
A.②④ B.②⑤ C.④⑥ 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