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散见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C.《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属于石油
D.《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如此提取青蒿素纯属萃取

分析 A.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
B.合金的硬度大于其任一成分;
C.燃之如麻,但烟甚浓,说明易燃烧,应为石油;
D.没有液体的分层,不是萃取.

解答 解:A.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B正确;
C.燃之如麻,但烟甚浓,说明易燃烧,应为石油,故C正确;
D.萃取是利用了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没有液体的分层,不是萃取,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解释其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炔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该炔烃可能有的结构式有(  )
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平衡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平衡不移动
B.当正反应大于逆反应速率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当正反应小于逆反应速率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二乙酸乙二酯B.2-甲基-2-氯丙烷C.2-甲基-1-丙醇D.2-甲基-3-丁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
①A;②B;③A;④D.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吸收SO2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1)B(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时,则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3)以NH3代替氢气研发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每消耗3.4gNH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mol/L的NaOH溶液中氧原子个数为0.1NA
B.3g SiO2中Si-O数目为0.1NA
C.0.1 mol钠与足量O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0.2 mol SO2与0.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将铁放入下列过量的溶液中,在溶液中能大量生成Fe3+的是(  )
A.浓硫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
(1)仪器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水,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AC.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
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