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A由Al2O3、Fe3O4、Al、Cu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该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方案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当m2-m3=2.96 g时,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g
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
C.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可取A加入适量稀盐酸
D.当m1>m2时,溶液a中的阴离子只有1种

分析 A.引固体质量改变的金属氧化物的溶解,和三价铁与铜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B.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水,无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
D.当m1>m2时,说明至少有Al2O3、Al两者中的一种,且生成了偏铝酸钠溶液.

解答 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Cu+2Fe3+=Cu2++2Fe2+可知若Fe3O4产生的Fe3+恰好与Cu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关系是:Fe3O4~2Fe3+~Cu,即232g的Fe3O4反应会消耗64g Cu,固体总质量减轻:232g+64g=296g,所以当m2-m3=2.96g时,Fe3O4的反应消耗质量为2.32 g,若Fe3O4过量则其质量大于2.32 g,因此Fe3O4至少为2.32 g,故A正确;
B.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为:Cu+2Fe3+═Cu2++2Fe2+,故B正确;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水,无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可取A加入适量稀HCl,如果有气体产生,证明铝的存在,故C正确;
D.铝、氧化铝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Fe3O4、Cu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当m1>m2时,说明至少有Al2O3、Al两者中的一种,且生成了偏铝酸钠溶液,而过量的氢氧化钠,阴离子大于一种,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要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再结合定量计算得出结论,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关于CO2和SO2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现象不同
B.通入BaCl 2溶液时现象相同
C.通入Ba(NO3)₂溶液时现象相同
D.通入石蕊溶液时现象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燃料.甲醇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H2=-566.0kJ•mol-1
③H2O(g)═H2O(l)△H3=-44.0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g)+2H2O(l)△H=-266.8kJ•mol-1
(2)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2CH3OH+3O2+4KOH$?_{充电}^{放电}$ K2CO3+6H2O
①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阳极
②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NO3
④当电路中通过0.01mol电子时,丙池溶液的pH=1(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3)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bcd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CO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甲醇的浓度保持不变
e.v(H2)=v(CH3OH)         f.v(CO)=v(CH3OH)
②要提高反应2H2(g)+CO(g)?CH3OH(g)中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4)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H2O(g)?CO(g)+3H2(g)△H>0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T1<T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Zn棒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2)若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则Cu棒上发生还原反应(填“氧化”“还原”).
(3)若在上述两个过程中,Zn棒减少的质量相等,则Cu棒上(1)和(2)所析出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常温时水中溶解度NaHCO3>Na2CO3
C.与盐酸反应的速率:NaHCO3>Na2CO3D.相对分子质量:NaHCO3<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强力杀菌剂,其性质如表:
色态溶于碱常温常压超过1Kpa、受热或遇光
常温气体-59-11℃
红黄色液体
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不稳定爆炸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以看出:保存液态ClO2的条件是密封、低温避光;
(2)工业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取ClO2.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略去部分装置)制备ClO2

①在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反应后产物中有ClO2、CO2和一种酸式盐,该酸式盐的化学式为KHSO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②该实验采取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图示装置中除酒精灯、烧杯外,还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
③A装置用于吸收产生的二氧化氯,其中最好盛放b.(填标号)
a.60℃的温水     b.冰水      c.饱和食盐水
④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ClO3-+ClO2-+H2O.
⑤将二氧化氯溶液加入到硫化氢溶液中.设计实验证明:溶液含SO42-: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用稀硝酸酸化过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3)为测定A溶液中ClO2的含量.量取ClO2溶液10m L,稀释成100m L试样.量取10mL试样进行了如图2实验:(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步骤Ⅰ加足量的KI晶体,摇匀,需在暗处静置30min.若不“在暗处静置30min”,立即进行步骤Ⅱ,则消耗Na2S2O3的体积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恰好消耗c mol•L-1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则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13.5cV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H<0,为增加甲醇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高温、高压B.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一定为6 NA
C.25℃时,1L0.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0.1 NA 个Fe(OH)3胶体粒子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一般以氨气为原料来制备硝酸.请回答:
(1)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1
(2)氨气若在纯氧中燃烧,则发生反应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3)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使其变为无污染的物质.
①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m)为14.4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