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向淀粉中加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铁块与0.1mol/L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H2生成速率的是( )
A.将铁块换为铁粉 B.将0.1mol/L硫酸换为98%的硫酸
C.适当加热 D.向溶液中加入适量0.5mol/L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
试管a中的现象是 , 作用是 .
试管b中的现象是 , 作用是 .
(3)如图将铜丝改为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中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 纯净物 | 混合物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盐酸 | 水玻璃 | 硫酸 | 干冰 |
B | 小苏打 | 漂粉精 | 铁 | 氨气 |
C | 液氨 | 碱石灰 | 氢氧化钠 | 二氧化碳 |
D | 硝酸 | 食盐水 | 氯化铜 | 氯气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
B.原电池工作时,Cu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5℃的条件下,将体积都为10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到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为( )
A.a>b=1000mLB.a=b>1000mLC.a<b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对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料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伸入三颈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颈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写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假设装置内空气已排净,D瓶中收集的气体仅为产物)。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 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用相关化学方程式表示)。
(5)若将木炭改为铜片,再用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两种意见:①认为两溶液所显颜色不同是由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②认为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你认为上述意见________ (填“①”或“②”)合理。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混合物含有A单质与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可按图所示发生转化。
(1)沉淀H变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E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简洁的语言解释图中溶液K制取化合物C的过程: __________。
(5)若要保存F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两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