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32-):n(HSO3-) | 91:9 | 1:1 | 9:91 |
pH | 8.2 | 7.2 | 6.2 |
分析 Ⅰ、(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2)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SO3-越多,酸性越强,则电离生成氢离子;
②吸收液呈中性时,溶质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电离与水解的程度相等,结合电荷守恒解答;
Ⅱ、(1)根据盖斯定律结合已知方程式进行解答,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2)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的浓度c(B),可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平衡常数等于气体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气体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判断;
(4)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
解答 解:Ⅰ、(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SO2═SO32-+H2O,
故答案为:2OH-+SO2═SO32-+H2O;
(2)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溶液呈酸性,HSO3-越多,酸性越强,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SO3?SO32-+H+; HSO3-+H2O?H2SO3+OH-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酸;溶液中存在HSO3-?H++SO32-,HSO3-+H2O?H2SO3+OH-,显酸性是因其电离大于其水解;
②吸收液呈中性时,溶质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电离与水解的程度相等,
A.由电荷守恒可知,c(H+)+c(Na+)═2c(SO32-)+c(HSO3-)+c(OH-),中性溶液则c(H+)═c(OH-),则c(Na+)═2c(SO32-)+c(HSO3-),c(SO32-)≠c(H2SO3),故A错误;
B.SO32-+H2O?HSO3-+OH-,HSO3-?H++SO32-,亚硫酸两步水解,则离子浓度为c(Na+)>c(HSO3-)>c(SO32-)>c(H+)=c(OH-),故B正确;
C.由电荷守恒可知,c(H+)+c(Na+)═2c(SO32-)+c(HSO3-)+c(OH-),中性溶液则c(H+)═c(OH-),则c(Na+)═2c(SO32-)+c(HSO3-),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Ⅱ、(1)CaSO4 (s)+CO (g)?CaO(s)+SO2 (g)+CO2 (g)△H=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 (反应Ⅱ)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4-反应Ⅱ)得:3CaSO4 (s)+CaS(s)=4CaO(s)+4SO2 (g)△H=1049.2kJ•mol-1,
故答案为:3CaSO4 (s)+CaS(s)=4CaO(s)+4SO2 (g)△H=1049.2kJ•mol-1;
(2)由题意可知,平衡常数等于气体生成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浓度幂之积除以气体反应物一氧化氮浓度幂之积,所以反应Ⅰ的Kp=$\frac{P(C{O}_{2})P(S{O}_{2})}{P(CO)}$,
故答案为:$\frac{P(C{O}_{2})P(S{O}_{2})}{P(CO)}$;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则A、D错误;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小,则C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4)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生灰石,可使更多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正确;
B.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则应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降低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减小CaS的质量分数,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故C错误;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减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解原理、离子浓度定性比较,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概念理解和计算应用,图象分析方法等,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后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 | |
B. | 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H<0 | |
C. |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60℃~280℃之间 | |
D. | 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转化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9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方案 | 实验目的 | |
A |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
B | 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
C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 |
D | 比较Cl、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