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      ⑥C、D反应速率的比值.
A.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生成B和消耗B的速率相等,故正确;
④气体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错误;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压强不变的状态不一定平衡,故错误;
⑥v(C)与v(D)的比值,只要反应发生两者的比值就是1:1,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⑤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CH2=CH2+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Cl,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⑤CH3CH3+Cl2$\stackrel{光照}{→}$CH3CH2Cl+HCl,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2)烃A也可以由乙炔和氢气加成得到,写出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地区常下酸雨,因而使金属制品锈蚀严重,铁制品镀铜可以有效防止铁的锈蚀,右图所示为铁制品镀铜的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电极的正、负:a负极、b正极(填“正”或“负”).
(2)写出A代表物质的化学式Cu,写出电解液的名称硫酸铜溶液,理论上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写出电极反应式,阴极Cu2++2e-=Cu,阳极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到0.01mol•L-1 NaCl溶液中,可能发生的是(  )
①碳棒上有氢气析出②碳棒附近产生OH-③发生析氢腐蚀④发生吸氧腐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测定铁的氧化物(FexOy)样品组成,查阅资料发现: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有较强的还原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备一氧化碳:HCOOH$→_{△}^{浓硫酸}$H2O+CO↑,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根据以上信息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甲酸、C氢氧化钠溶液、D浓硫酸.
(2)该实验装置A仪器中须添加一种玻璃仪器,其名称为温度计;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气密性.
(3)“加热反应管E”和“从B向A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从B向A逐滴滴加液体.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CO的纯度.
(4)反应过程中F管(内盛碱石灰)逸出的气体是CO,其处理方法是在F管出口处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5)测得下列数据①空E管的质量为16.6g;②E管和FexOy样品的总质量为27.4g;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量E管和铁粉的总质量为25.0g(经确认样品全部变为铁粉)计算可知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O.
(6)设计实验证明:
①甲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甲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Fe2+的氧化性比Cu2+的弱向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铁粉,振荡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m1g样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g
方案二:取m1g样品,用如下装置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3g
方案三:取m1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 mL
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生成微溶的Ca(OH)2,致使m2数值偏大.
(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生成的CO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
C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中,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偏低(填“高”、“低”、“不影响”)
(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为$\frac{39(0.053Vc-{m}_{1})}{14{m}_{1}}$×100%(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
(4)某小组同学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因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mol•L-1,2mol•L-1,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下:
氢氧化钠浓度(mol•L-15210.01
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s)894450长时间不褪色
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pH相同、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frac{V}{{V}_{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ROH
B.水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两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都减少
D.当lg$\frac{V}{{V}_{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frac{c({M}^{+})}{c({R}^{+})}$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高低:1s>2s>3s>4s
B.同一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高低:3s<3p<3d
C.不同能级中含有的原子轨道数:s-2;p-6;d-10
D.M层上所具有的原子轨道数共有9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铁、铝、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FeCl3溶液可以蚀刻铜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2)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将铜片在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时溶液会呈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2Cu+O2+2H2SO4$\frac{\underline{\;\;△\;\;}}{\;}$2CuSO4+2H2O.
(3)氯化铝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将铝土矿粉(主要成分为Al2O3)与焦炭混合后加热并通入氯气,可得到氯化铝,同时生成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3Cl2+3C$\frac{\underline{\;\;△\;\;}}{\;}$2AlCl3+3CO.
(4)已知Cu2S可以和硝酸反应,请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u2S+□HNO3  $\frac{\underline{\;\;△\;\;}}{\;}$□CuSO4+□Cu(NO32+□NO↑+□H2O
(5)某校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种铁铝硅合金(FexAlySiz)粉末的组成,提出如下方案:准确称取1.46g该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定剩余固体质量0.07g.向滤液中滴加足量浓NaOH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得固体.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红棕色粉末1.60g,通过计算确定此合金的组成为Fe8Al4Si(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