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K2FeO4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完成“反应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3)转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FeO4+2KOH=K2FeO4+2NaOH;
(4)某温度下,NaClO浓度与K2FeO4的生成率关系如图,当K2FeO4生成率最高时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7mol/L(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在提纯产品过程中采用重结晶、过滤、用异丙醇洗涤、低温干燥的方法,其中,用异丙醇而不用水洗涤的原因是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选择异丙醇洗涤可以抑制K2FeO4水解.

分析 (1)(2)(3)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Fe(NO33,发生的反应为3NaClO+2 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向溶液中加入HCl来调节溶液的pH,然后过滤得到NaCl,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利用溶解度不同,发生反应:Na2FeO4+2KOH=K2FeO4+2NaOH,过滤得到粗的K2FeO4,通过提纯得到纯的K2FeO4
(4)由图可知,NaClO在275g/L时,K2FeO4的生成率最高,进而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5)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应选择非水溶液抑制K2FeO4水解,进行洗涤.

解答 解: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Fe(NO33,发生的反应为3NaClO+2 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向溶液中加入HCl来调节溶液的pH,然后过滤得到NaCl,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利用溶解度不同,发生反应:Na2FeO4+2KOH=K2FeO4+2NaOH,过滤得到粗的K2FeO4,通过提纯得到纯的K2FeO4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标出电子转移数目与方向为:
故答案为: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2 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故答案为:2;3;10;2;3;5;H2O;
(3)转化过程利用溶解度不同,由Na2FeO4转化为K2FeO4,反应方程式为:Na2FeO4+2KOH=K2FeO4+2NaOH,
故答案为:Na2FeO4+2KOH=K2FeO4+2NaOH;
(4)由图可知,NaClO在275g/L时,K2FeO4的生成率最高,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frac{275g}{74.5g/mol}}{1L}$=3.7mol/L,
故答案为:3.7mol/L,
(5)操作①是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与液态,应采取过滤操作,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选择异丙醇洗涤可以抑制K2FeO4水解,
故答案为:过滤;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选择异丙醇洗涤可以抑制K2FeO4水解.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对操作的评价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氧化还原反应等,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g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目为NA
C.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2NA
D.1molMg变为Mg2+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研究小组探究:
I.铜片和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Ⅱ.SO2 和 Fe( NO3)3 溶液的反应[1.0mol/L 的 Fe(N033 溶液的 pH=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探究I
(l)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mL 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04(浓)$\frac{\underline{\;\;△\;\;}}{\;}$CuS04+SO2↑+2H2O
②该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C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Ⅱ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裝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SO2与Fe3+反应;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03?反应;猜想3: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证明该猜想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 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c (填序号).
a.0.1mol•L-1 NaNO3  b.1.5mol•L-1Fe(NO32   c.6.0mol•L-1 NaNO3和HCl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已知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0g苯甲酸,10 mL 95%的乙醇(过量),8mL环己烷以及3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右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一段时间,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2.3m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B(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步骤①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冷却后补加;
(3)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使平衡不断地向正向移动;
(4)步骤③加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4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AlB.热稳定性:HCl>HBr>HI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2SO4D.熔点:SiO2>NaC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组装仪器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接d,e接c,b接f.
(3)烧杯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使气体充分吸收,防止溶液倒吸.
(4)往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5)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该小组同学向盛装FeCl3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不合理,理由是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1)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其中HCN是易挥发的弱酸,已知:Ka(HCN)=6.17x10-10.处理含CN-废水时,用NaOH溶液调节至pH=9时(常温),c(CN-)<c(HCN)(填“>”、“<”或“=”).
(2)已知:
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3)已知:CO(g)+H2O(g)?H2(g)+CO2(g).下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9.9491
该反应的△H<0(填“>”、“<”);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75%.
(7)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H2-2e-+C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已知C-C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烃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B.该烃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代物最多有四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金属中,按照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铝、镁、钠、钾B.镁、铝、钾、钠C.钙、钾、铷、钠D.钙、钾、钠、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