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硫化氢气体通入氯化亚铁溶液:S2-+Fe2+═FeS↓
C.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
D.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_{2}^{-}$+H2

分析 A.2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氢气,该反应违反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B.硫化亚铁溶于强酸,二者不发生反应;
C.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
D.2mo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3mol氢气.

解答 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硫化氢气体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二者不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C正确;
D.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AlO2-+3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NO+H2O+Ce4+=Ce3++NO2-+2H+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填标号).
A.pH=7时,溶液中c( Na+)<c (HSO3-)+c(SO32-
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 NaHSO3,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 4~5为宜
D.pH=9时的溶液中c(OH-)=c(H+)+c(HSO4-)+c(H2SO4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5OH-=2SO32-+HSO3-+2H2O.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呈紫红色且半分钟颜色不变.
(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正(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呈紫红色且半分钟颜色不变.
(4)已知进人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 0.4mol/L,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2的体积为4480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完成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NO32、Na2CO3,一定不含的物质是Cu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以上各种物质均写化学式)
(2)写出各步变化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于分离苯和水
B.
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C.
实验室用装置制氨气
D.
用装置排水法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钛、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钛铁合金是钛系储氢合金的代表,该合金具有放氢温度低、价格适中等优点.
①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②Fe的基态原子共有7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制备CrO2Cl2的反应为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Cl>C(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2CH3CH2CH2CH2OH$?_{135℃}^{浓硫酸}$(CH3CH2CH2CH22O+H2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74117.20.8109微溶
正丁醚130142.00.7704几乎不溶
合成反应:
①将6mL浓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荡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mL水、20mL NaOH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
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
(2)加热A前,需先从b(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硫酸,振荡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d(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b. 117℃
c. 135℃d.142℃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正丁醇,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34%.(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HX溶液和HY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等浓度的两种酸恰好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前者所用的体积大于后者
B.pH值相同的HX和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HX>HY
C.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X和NaY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D.向1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mL0.1mol/L的HY,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c (Y-)>c (HCO3-)>c (OH-)>c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预防H7N9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
A.使多糖水解B.使油脂水解C.使氨基酸变性D.使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是NH3•H2O?NH4++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的pH降低(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明矾,溶液中NH4+的浓度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H=-139 kJ•mol-1
(3)反应N2O(g)+NO(g)═N2(g)+NO2(g)在1L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填编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C、生成NO的反应速率与生成NO2的反应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N2O的物质的量不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容器体积扩大到2L,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编号)
A、NO2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N2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K值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