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若1.8 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反应,放出2.24 L H2(标准状况),则该金属是(  )

A.Al                        B.Mg

C.Fe                                D.Z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氨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氨水,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剂变红。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氨气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请将如图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若某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均分为四份,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8mol/L NaOH溶液      B.2mol/L HNO3溶液

C.3mol/L HC1溶液       D.18mol/LH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3          B.2 :3               

C.6 :1          D.3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NaHSO4和Ba(OH)2                   B.AlCl3和NaOH

C.NaAlO2和H2SO4                     D.Na2CO3和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物质间的相互转变关系,反应①在工业上可用来生产化合物C,反应⑤在工业上可生产化合物J(Na2FeO4),反应①、②、④和⑤均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常温下,D、E、G均是气体,B是无色液体;F的水溶液可作为杀菌消毒剂;H是一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它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G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将反应①涉及的化学工业称为________。

(4)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铁酸钠(Na2FeO4)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净水剂,其原因为:

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