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在体积为1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的H2和1mol的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的v(H2)=0.3mol/(L•s),则3s末H2的浓度为(  )
A.0.9mol/LB.1.8mol/LC.2.1mol/LD.1.2mol/L

分析 根据n=cVt计算出3s内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结合氢气初始物质的量计算出3s末H2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c=$\frac{n}{V}$计算出3s末H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开始后3s末的v(H2)=0.3mol/(L•s),3s内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n(H2)=0.3mol/(L•s)×3s×1L=0.9mol,
则3s末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0.9mol=2.1mol,
所以3s末H2的浓度为:c(H2)=$\frac{2.1mol}{1L}$=2.1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即可解答,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KAl(SO42•12H2O.
(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3)用电子排布式表达式表示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4
(4)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O>S,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Al>K.(用元素符号和“>或<或﹦”表示 )
(5)DB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分子空间构型是V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B.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甘油分别在浓硫酸存在时与浓硝酸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D.乙醇、乙酸和苯酚的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所以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向甲、乙两个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5mol SO2和3mol O2,发生反应:2SO2 (g)+O2 (g)?2SO3(g)△H<0.甲容器在温度为T1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5mol;乙容器在温度为T2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6mol.则T1>T2(填“>”“<”),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08L•mol-1
(2)如图1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1mol N2和3mol H2通过K1、K3充入A、B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1L.

①图2示意图中正确,且既能说明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又能说明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
②容器A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所需时间t s,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frac{5}{6}$,则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1}{at}$mol•L-1•S-1
(3)将0.1mol氨气分别通入1L pH=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三溶液中NH4+离子浓度分别为c1、c2、c3,则三者浓度大小的关系为c1=c2<c3 (用c1、c2、c3和>、<、=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以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为醛,满足以上条件的有机物有(  )
A.8种B.7种C.6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数目为(  )
A.12B.13C.14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钴基合金中含少量镁、镍和铁元素,在化工、航空航天和机械工业应用广泛.现有钴基废合金需要回收再利用,设计流程如图:


已知:1)有关钴、镍、镁、铁化合物的性质见下表:
化学式沉淀开始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有关性质
Co(OH)27.29.4Co+2HCl═CoCl2+H2
Co2++2NH3•H2O═Co(OH)2↓+2NH4+
Co2++2H2O?Co(OH)2+2H+
Ni+2HCl═NiCl2+H2
Ni2++6NH3•H2O═Ni(NH36]2++6H2O
Fe(OH)27.19.6
Fe(OH)32.33.7
Mg(OH)210.812.4
2)25℃Ksp(MgF2)=7.4×10-11、Ksp(MgCO3)=3.5×10-3
请回答:
(1)“除镍”步骤必须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沉淀中将有部分Co(OH)2转化为Co(OH)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OH)2+O2+2H2O=4Co(OH)3
(2)在“盐酸调pH=4”步骤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防止Co2+水解.
(3)“净化”步骤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2Fe2++2H++H2O2=2H2O+2Fe3+(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废渣的成分MgF2、Fe(OH)3(请用化学式表示).
(4)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则该温度下反应Fe3++3H2O?Fe(OH)3+3H+的平衡常数K=2.5×10-5
(5)二水合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空气中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2O4•2H2O+O2=2CoO+4H2O+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l~36号的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己充满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索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F>HI>HBr>HCl(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3)D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4)向D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首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请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两个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G、Q、R六种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36.已知X的一种1:2型氢化物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Q原子s能级与p能级电子数相等;R单质是制造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
(1)元素X的原子核外共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3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用元素符号表示).
(3)Z与R能形成化合物甲,1mol甲中含4mol化学键
(4)G、Q氟化物的熔点如下表,造成熔点差异的原因为NaF与MgF2为离子晶体,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电荷数高,晶格能MgF2>NaF,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
氟化物G的氟化物Q的氟化物
熔点/K99315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