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氮化硅可用作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发动机、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由石英砂合成氮化硅粉末的路线图如图所示.

其中-NH2基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与NH3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英砂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存放,以NaOH为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SiO2+2NaOH═Na2SiO3+H2O.
(2)图示①~⑤的变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
(3)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军事工业中用于制造烟雾剂.SiCl4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Cl4+3H2O═4HCl↑+H2SiO3↓.
(4)在反应⑤中,3mol Si(NH24在高温下加热可得1mol氮化硅粉末和8mol A气体,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5)在高温下将SiCl4在B和C两种气体的气氛中,也能反应生成氮化硅,B和C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A.写出SiCl4与B和C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iCl4+2N2+6H2$\frac{\underline{\;高温\;}}{\;}$Si3N4+12HCl.

分析 根据题中反应流程可知,石英砂在高温下被碳还原得到粗硅,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粗四氯化硅,精馏后得到较纯的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在高温下与氨反应生成四氨基硅,四氨基硅高温下生成氮化硅,
(1)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硅酸盐;
(2)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判断;
(3)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说明有氯化氢产生,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
(4)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判断氮化硅的化学式;
(5)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的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除生成氮化硅外还有氯化氢生成.’

解答 解:根据题中反应流程可知,石英砂在高温下被碳还原得到粗硅,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粗四氯化硅,精馏后得到较纯的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在高温下与氨反应生成四氨基硅,四氨基硅高温下生成氮化硅,
(1)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硅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故答案为:SiO2+2NaOH═Na2SiO3+H2O;
(2)①石英砂到粗硅,硅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②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硅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③四氯化硅精馏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
④四氯化硅与氨气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
⑤Si(NH24高温生成氮化硅,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
故选:①②;
(3)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说明有氯化氢产生,反应方程式为SiCl4+3H2O═4HCl↑+H2SiO3↓,
故答案为:SiCl4+3H2O═4HCl↑+H2SiO3↓;
(4)3mol Si(NH24和在高温下加热可得1mol氮化硅粉末和8mol A气体,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氮化硅含有4氮原子和3个硅原子,化学式:Si3N4
故答案为:Si3N4
(5)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的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以及氯化氢,方程式为:3SiCl4+2N2+6H2$\frac{\underline{\;高温\;}}{\;}$Si3N4+12HCl,
故答案为:3SiCl4+2N2+6H2$\frac{\underline{\;高温\;}}{\;}$Si3N4+12HCl.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熟悉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部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
(1)仪器B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制备SO2并研究其性质:撤掉酒精灯,在仪器B中加入适量Na2SO3粉末,仪器A中加入的试剂名称为浓硫酸,装置乙、丙分别装有KMnO4溶液、Na2S溶液,其实验目的分别是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3)制备Cl2并探究其性质: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Cl-+4H+$\frac{\underline{\;\;△\;\;}}{\;}$Mn2++Cl2↑+2H2O,装置乙、丙分别装有NaBr溶液、KI溶液,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装置丙中出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在此温度以下水、乙醇和环己烷以7.0%、17.0%、76.0%的比例成为蒸汽逸出).请回答上述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有关问题:
(1)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苯甲酸、浓硫酸、过量的乙醇、沸石;②再向该烧瓶中加入环己烷,装上分水器的回流冷却管.实验中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
(2)缓慢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下层液体不再增多,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分水器中液体的三种主要成分是水、乙醇、环己烷.
(3)将圆底烧瓶中的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瓶中,用碳酸钠溶液中和至弱碱性分液,分出粗产品;水层用乙醚萃取(填实验操作名称),醚层与粗产品合并;用纯水洗有机层两次,将醚层与水尽量分净,醚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锥形瓶.
(4)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摇动锥形瓶,至醚层澄清透明;醚层过滤入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进行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先蒸出乙醚后蒸出苯甲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二氧化氯泡腾片,有效成分(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方法一: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气体的方法.该法工艺原理如图.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
(1)工艺中可利用的单质有H2、Cl2(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2)此法的缺点主要是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用电解的方法耗能大.
方法二:最近,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X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
(3)配平方程式:1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
(答题纸上,仅写出方程式中所有的系数以及未知物质的化学式)
若反应中产生4.48L(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电子转移0.16NA个.
(4)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方法三: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和亚硫酸钠(Na2SO3)用硫酸酸化,加热制备二氧化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stackrel{△}{→}$2ClO2↑+2Na2SO4+H2O
(5)反应中的Na2S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OH-和SO32-+H2O?HS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下,0.1mol/L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c(Na+)>c(SO32-)>c(OH-)>c(HSO3-)>c(H+)(用离子符号表示)
(6)常温下,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在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2SO3、NaHSO3、NaCl.(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B.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反应Fe(s)+CO2(g)?FeO(s)+CO(g)△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H2,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表:
700℃900℃
K11.472.15
K22.381.67
①反应 CO2(g)+H2(g)?CO(g)+H2O(g)△H,平衡常数K,则△H=△H1-△H2(用△H1和△H2表示),K=$\frac{{K}_{1}}{{K}_{2}}$(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恒温恒容容器CO2(g)+H2(g)?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容器中密度不变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mol•L-1•min-1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0.67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frac{c(CO)}{c(C{O}_{2})}$增大的是A(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以在不同的温度下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快慢为背景来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具体研究过程:
1、反应原理:NaHSO3首先和KIO3反应先产生碘离子,NaHSO3消耗完碘离子再和过量的KIO3溶液反应生成I2.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即淀粉变蓝.请写出此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3HSO3-+IO3-=I-+SO42-+3H+、IO3-+5I-+6H+=3I2+3H2O.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实验如下: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讨论:
(1)兴趣小组对于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原因进行了猜测:
假设一:此温度下,亚硫酸氢钠分解;
假设二:没有生成单质碘;
假设三:淀粉变质;

(2)由图分析:温度的变化与溶液变蓝时间的关系是:40℃以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40℃后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慢.
(3)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v(b)小于v(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平均速率为5.0×10-5mol•L-1•s-1
(5)根据图象分析,你认为淀粉能否作为检验碘单质的试剂?简述理由:温度高于40℃时,淀粉易糊化,不宜在高于40℃的条件下作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为,试写出:
(1)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H)COOH+2Na=H2+CH3CH(ONa)COONa.
(2)乳酸与少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OH)COOH+2Na=H2+CH3CH(OH)COONa.
(3)3分子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相互反应,生成物为链状时,其结构简式为
(4)2分子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相互反应,生成物为环状时,其结构简式为

(5)若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相互反应形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6)若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该物质与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酯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图1配制250mL0.10mol•L-1盐酸B.图2稀释浓硫酸
C.图3称量氯化钠固体D.图4CCl4萃取碘水的分液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