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长期放置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B.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纯铁也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C.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汽油中含有氮元素而产生的
D.对石油进行分馏可以得到许多苯的同系物

分析 A.漂白粉因为与空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然后次氯酸光照分解,与氧气氧化无关;
B.不锈钢是在钢中加入铬、镍等金属,改变内部结构,具有抗腐蚀性,纯铁不含杂质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
C.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时候生成的;
D.苯的同系物是主要由煤的干馏产生的;

解答 解:A.漂白粉因为与空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然后次氯酸光照分解,与氧气氧化无关,故A错误;
B.不锈钢是在钢中加入铬、镍等金属,改变内部结构,具有抗腐蚀性,纯铁不含杂质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不能发生吸氧腐蚀,故B正确;
C.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时候生成的,汽油中主要是烃,故C错误;
D.苯的同系物是主要由煤的干馏产生的,对石油进行分馏主要得到饱和烷烃的各类烃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化学性质,认识煤及重要的烃,注意化学知识的积累和熟练掌握,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A(g)?B(g)△H1(△H1<0);2A(g)?B(l)△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我国国家标准( GB2760 )明确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校化学探究性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水冷凝管,水通入A的进口为b(选填“a”或“b”).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③;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应该选择的适宜指示剂为酚酞;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0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④(选填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0.24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盐酸的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
(6)常温下,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SO2气体,若吸收后的吸收液恰好呈中性,下列关于该吸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c(Na+)=c(HSO3-)+2c(SO32-
B.c(Na+)>c(HSO3-)=c(SO32-)>c(H+)=c(OH-
C.2c(Na+)=3c(H2SO3)+3c(HSO3-)+3c(SO32-
D.c(Na+)>c(HSO3-)+c(SO32-)+c(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高纯碳酸锰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实验过程如图:
(1)浸出: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95℃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3小时的目的是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植物粉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2)除杂: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锰矿,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
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
③…
操作①中使用碳酸锰调pH的优势是增加MnCO3的产量(或不引入新的杂质等);操作②中加入双氧水不仅能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能提高软锰矿的浸出率.写出双氧水提高软锰矿浸出率的离子方程式MnO2+H2O2+2H+=Mn2++2H2O+O2↑.
(3)制备:在30℃~35℃下,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硫酸锰净化液中,控制反应液的最终pH在6.5~7.0,得到MnCO3沉淀.温度控制35℃以下的原因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2NH4HCO3 $\frac{\underline{\;30℃-35℃\;}}{\;}$MnCO3+(NH42SO4+CO2↑+H2O;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4)计算:室温下,Ksp(MnCO3)=1.8×10-11,Ksp(MgCO3)=2.6×10-5,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若净化液中的c(Mg2+)=10-2mol/L,试计算说明Mg2+的存在是否会影响MnCO3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Z、W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X原子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又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X,离子半径Z<W
B.元素Y的单质能与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Y和W能形成YW2型离子化合物
D.W的单质有毒,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X酸性比HY强
D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
S>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7.64.07.7
完全沉淀3.79.69.25.2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O3+SO32-+4H+=2Co2++SO42-+2H2O.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Cl-+6Fe3++3H2O;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ClO3-+5Cl-+6H+=3Cl2↑+3H2O.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Fe(OH)3、Al(OH)3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n2+;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B.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粗产品含有可溶性氯化物或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X、Y、Z、R、T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R同族,Y的氢化物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X与Y可形成直线形分子XY2,Z的基态原子p轨道上电子总数为7,T2+离子的3d轨道上有3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是ls22s22p63s23p4,X、Y、R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填元素符号).
(2)XY32-离予中X的杂化形式是sp2,RY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V形.
(3)Z的单质晶胞如图所示,则晶体中Z的配位数是12.
(4)T3+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TO2+,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V3++MnO4-+H2O=Mn2++5VO2++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由N、B、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
(1)基态N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
(2)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它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
①与上述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填标号)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
B.CH4、H2O、CO2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
C.第一电离能:N>O>C>B
D.化合物A中存在配位键
②1个(HB=NH)3分子中有12个σ键.
(3)立方氮化硼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但熔点比金刚石低,原因是B-N键键长大于C-C键,键能小于C-C键,导致立方氮化硼熔点比金刚石低.如图1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请在图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明B与N的相对位置.

(4)在硼酸盐中,阴离子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形式.图2是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硼酸根,则多硼酸根离子符号为[BO2]nn-(或BO2-),图3是硼砂晶体中阴离子的环状结构,其中硼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2、sp3
(5)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如图4),可以认为氧离子作密置单层排列,镍离子填充其中,氧离子的半径为a pm,则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frac{2.49\sqrt{3}×1{0}^{25}}{2{a}^{2}{N}_{A}}$g(用a、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