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碳酸亚铁(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将FeCO3加热到200℃开始分解为FeO和CO2,若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则生成Fe2O3
Ⅰ.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1
C(s)+O2(g)═CO2(g)△H=-393kJ•mol-1
2FeCO3(s)═2Fe(s)+2C(s)+3O2(g)△H=+1480kJ•mol-1
(1)请写出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1
Ⅱ.生成的FeO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被还原为金属铁.
(2)据报道,一定条件下Fe2O3可被甲烷还原为“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Fe2O3(s)+3CH4(g)?2Fe(s)+3CO(g)+6H2(g)△H>0
①原子序数为26的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②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减少4.8g.则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8mol•(L•min)-1
③将固定质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温恒压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d.
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v(CO):v(H2)=1:2                         d.固体的总质量不变
(3)FeO可用CO进行还原,已知:t℃时,FeO(s)+CO(g)?Fe(s)+CO2(g)     K=0.5
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4mol FeO(s),并通入x 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的转化率为50%,则x=0.06.
Ⅲ.Fe2O3还可用来制备FeCl3,FeCl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分三步: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2++H2O?Fe(OH)3+H+  K3
(4)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3x-y)+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cd(填字母 ).
a.  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NaCl固体       c. 升温     d.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分析 I.(1)已知①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1
②C(s)+O2(g)═CO2(g)△H=-393kJ•mol-1
③2FeCO3(s)═2Fe(s)+2C(s)+3O2(g)△H=+148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2+①+②×4可得4FeCO3(s)+O2(g)=2Fe2O3(s)+4CO2(g)△H;
II.(2)①原子序数19~36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②△n(H2)=6×△(Fe2O3),代入v=$\frac{△n}{V•△t}$计算;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当变化的量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分析;
(3)参加反应的n(FeO)=0.04mol×50%=0.02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CO)=n(CO2)=n(FeO)=0.02mol,容器的体积为1L,则平衡时c(CO)=$\frac{x-0.02}{1}$mol/L、c(CO2)=0.02mol/L,化学平衡常数K=$\frac{0.02}{x-0.02}$=0.5,据此计算x值;
III.(4)多元弱碱水解时,其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第二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三步;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采用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加水稀释、升高温度的方法.

解答 解:I.(1)已知①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1
②C(s)+O2(g)═CO2(g)△H=-393kJ•mol-1
③2FeCO3(s)═2Fe(s)+2C(s)+3O2(g)△H=+148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2+①+②×4可得4FeCO3(s)+O2(g)=2Fe2O3(s)+4CO2(g)△H=(+1480kJ•mol-1)×2+(-1648kJ•mol-1)+(-393kJ•mol-1)×4=-260kJ•mol-1
故答案为: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1
II.(2)①原子序数19~36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因此原子序数为26的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故答案为:四;
 ②△n(H2)=6×△(Fe2O3)=6×$\frac{4.8g}{160g/mol}$=6×0.03mol=0.18mol,
v(H2)=$\frac{△n}{V•△t}$=$\frac{0.18mol}{5L×2min}$=0.018mol•(L•min)-1
故答案为:0.018mol•(L•min)-1
③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故a错误;
b.由M=$\frac{m}{n}$可知,M是一个变量,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
c.v(CO):v(H2)=1: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该反应涉及固体和气体两种状态的物质,固体的总质量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3)参加反应的n(FeO)=0.04mol×50%=0.02mol,参加反应的n(CO)=n(CO2)=n(FeO)=0.02mol,容器的体积为1L,则平衡时c(CO)=$\frac{x-0.02}{1}$mol/L、c(CO2)=0.02mol/L,化学平衡常数K=$\frac{0.02}{x-0.02}$=0.5,x=0.06,
故答案为:0.06;
III.(4)多元弱碱水解时,因为每一步水解都生成氢离子,氢离子的存在抑制水解,所以其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第二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三步,则存在K1>K2>K3
a.加水稀释,促进水解,故正确;
b.加入少量NaCl固体,对反应无影响,故b错误;
c. 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加入少量Na2CO3固体,降低了氢离子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K1>K2>K3;ac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盐类水解、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可逆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会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电池工作时,负极上有H2参与反应的是(  )
A.氢燃料电池B.锌锰碱性电池C.铅蓄电池D.银锌纽扣电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烷烃中,既能由烯烃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得到的是(  )
A.2-甲基丙烷B.2-甲基丁烷C.2,2-二甲基丙烷D.新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1?等杂质,选择装置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 ,进水的方向是从 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上口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粗盐中含Ca2+、Mg2+、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加入略过量的盐酸 ⑤溶解 ⑥过滤 ⑦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写序号)。

a.⑤②③①⑥④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5)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0.1 mol/L的KNO3 溶液500 ml B.0.05mol/L的K2SO4 溶液300ml

C.0.04mol/L的K3PO4 溶液100 ml D.0.06mol/L的KHCO3 溶液12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加强汽车尾气、燃煤企业废气的监测和处理,对于减少雾霾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b到a(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O-2e-+O2-=CO2
(2)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NO,用H2催化还原NO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N2(g)+O2(g)△H=-180.5kJ•mol-1
2H2O(l)═2H2(g)+O2(g)△H=+571.6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1
(3)上述消除过程中第一步反应起决定作用,某研究小组模拟研究如下:
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其浓度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

①T2下,在0~t1时间内,ν(O2)=$\frac{a-b}{2t{\;}_{1}}$mol•L-1•min-1;反应N2(g)+O2(g)?2NO(g)平衡常数K==$\frac{4m{\;}^{2}}{(a-m){\;}^{2}}$(用相关字母表示).
②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NO,平衡后NO的转化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cd(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逆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e.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4)工业上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已知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5mol•L-1 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10-2mol•L-1  Ka2=1.3×10-8mol•L-1.在通入废气的过程中
①当恰好形成正盐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H4+)>c(SO32-)>c(OH-)>c(HSO3-)>c(H+).
②当恰好形成酸式盐时,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OH-=S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Ⅰ.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Ⅱ.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H3PO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Ⅰ中,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 L PH3时,转移0.3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50mL 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300 mL 1 mol•L-1NaCl溶液B.75 mL 2 mol•L-1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D.75 mL 1 mol•L-1Al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标准状况下,0.5molCl2的体积为11.2L,其质量为35.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