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Fe3O4+4H2
(2)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的外壁,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应的水蒸气;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为什么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的反应.

分析 (1)铁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冒出的气泡和回流的水柱来判断;
(3)放置了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
(4)如果在一套装置中需要两处加热,一定要注意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一般是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来考虑;该装置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的反应.

解答 解:(1)铁和水蒸气反应,铁的化合价升高,铁作还原剂,水中氢的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Fe3O4+4H2
故答案为:3Fe+4H2O(g)$\frac{\underline{\;\;△\;\;}}{\;}$Fe3O4+4H2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的外壁,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的外壁,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因为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所以这里加热的目的就是提供水蒸气,烧瓶底部应事先放置碎瓷片,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沸腾事故发生,
故答案为:提供反应的水蒸气; 防止爆沸;
(4)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本实验中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强热的条件下反应,应该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排掉硬质玻璃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
故答案为: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的反应.

点评 本题以铁与水的反应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4
B.将稀氯化铁溶液和稀硫氰化钾溶液混合,溶液呈浅红色,无论向其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还是浓硫氰化钾溶液,红色都会加深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待测碱液浓度结果偏高
D.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要保证整个过程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g 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A个Fe(OH)3胶粒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C.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D.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A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进行称量偏低;
(2)未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偏低;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低;
(4)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偏低;
(5)配制前容量瓶用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无影响;
(6)氢氧化钠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最瓶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
制备少量氧气
C.
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
氯化氢气体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将50g密度ρ=0.98g/mL的10%的氨水和100g密度ρ=0.93g/mL的40%的氨水混合,得到ρ=0.95g/mL氨水溶液,求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三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 分别是(NH42SO4、Ba(OH)2、A1C13、Na2CO3四种物质中的某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测得A溶液和D溶液显碱性,B溶液和C溶液显酸性;
②A溶液和D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甲;
③足量A溶液与B溶液混合共热沉淀乙和刺激性气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Ba(OH)2,D的化学式为Na2CO3
(2)将C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最后得固体为Al2O3(填化学式).
(3)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SO42-)>c(H+)>c(OH-).
(4)将沉淀甲加入到B溶液中,沉淀甲会转化为沉淀乙.沉淀甲会转化为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是BaCO3(s)+SO42-(aq)=BaSO4(s)+CO32-(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