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 |
B. |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 |
C. |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 |
D. |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
分析 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l-),即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然后结合酚酞的表示范围、氯离子不参与反应等知识解答.
解答 解:A.由于加入了稀盐酸,溶液中存在Cl-,不论盐酸是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Cl-会和Ag+生成沉淀,故A错误;
B.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说明了盐酸是过量的.故B错误;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OH-),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由于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显色,则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不变色,不能证明二者恰好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实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反应原理及恰好反应时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指示剂的不是范围及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元素被氧化 | B. | O2失去电子 | ||
C. | CuS仅作还原剂 | D. | 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 |
B. | σ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 |
C. |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 |
D. | 含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馏水 | B. | 氢氧化钡溶液 | C. | 稀盐酸 | D. | 硝酸钡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d | B. | a>c>d>b | C. | c>a>b>d | D. | b>d>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
B.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 |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聚乙烯不能 | |
D. | 烃类物质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CH3CH(OH)CH2CH32-羟基丁烷 | ||
C. | ![]() | D. | 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