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 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酸度定义为c(H+)与c(OH-)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AG=lg[c(H+)/c(OH-)].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25℃时,AG=10的溶液呈碱性
B.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C.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D.在25℃时,0.1 mol•L-1 NaOH溶液AG=0

分析 25℃时,KW=c(H+)×c(OH-)=10-14,AG=lg$\frac{c({H}^{+})}{c(O{H}^{-})}$=lg$\frac{\frac{C({H}^{+})}{1{0}^{-14}}}{C({H}^{+})}$=2(7-pH),pH=7时,c(H+)=c(OH-),AG=lg$\frac{c({H}^{+})}{c(O{H}^{-})}$=lg1=0,pH<7时,溶液呈酸性,c(H+)>c(OH-),AG>0,溶液呈碱性时,pH<7,c(H+)<c(OH-),AG<0,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AG=10,则$\frac{c({H}^{+})}{c(O{H}^{-})}$=1010,c(H+)>c(OH-),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c(H+)=c(OH-)=1×10-7mol•L-1,pH=-lgc(H+)=lg(10-7)=7,AG=lg$\frac{c({H}^{+})}{c(O{H}^{-})}$=lg1=0,故B错误;
C.在25℃时,KW=c(H+)×c(OH-)=10-14,c(OH-)=$\frac{{K}_{W}}{C({H}^{+})}$,PH=-lgc(H+),根据AG和pH的计算公式可得AG=lg$\frac{c({H}^{+})}{c(O{H}^{-})}$=lg$\frac{\frac{C({H}^{+})}{1{0}^{-14}}}{C({H}^{+})}$=2(7-pH),故C正确;
D.在25℃时,0.1 mol•L-1 NaOH溶液c(OH-)=1×10-1mol•L-1,c(H+)=1×10-13mol•L-1,AG=lg$\frac{c({H}^{+})}{c(O{H}^{-})}$=-1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PH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时注意把握对AG的理解,注意处理好有关PH计算的几个关系式,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图1: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2I-+2H++SO42-,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使四氯化碳中的碘进入水层;
(2)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室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华或防止碘进一步被氧化);仪器b中盛放的溶液为NaOH溶液.
(4)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
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①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
②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入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I-,否则不含I-
③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试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IO3-,否则说明废水中不含IO3-
(5)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和水处理剂.现用ClO2氧化酸性含I-废液回收碘.
①完成Cl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ClO2+□I-+□8H+═□I2+□Cl-+□4H2O
②若处理含I-相同量的废液回收碘,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是某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3CH2OHB.CH3CH2CH2OHC.CH3-O-CH3D.CH3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M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以A为原料合成B和M的路线如下:

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
(1)A的名称为乙炔,M的分子式为C9H10O3
(2)环状烃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种峰,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B的结构简式为
(3)将1mol E完全转化为F时,需要3 molNaOH.
(4)G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写出由G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M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则符合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③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
④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OH不稳定)
其中有一些经催化氧化可得三元醛,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1)写出苹果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OOC-CH(OH)-CH2-COOH+6Na→NaOOC-CH(ONa)-CH2-COONa+3H2↑.
(2)写出苹果酸在浓硫酸加热下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OOC-CH(OH)-CH2-COOH+CH3COOH$?_{△}^{浓硫酸}$HOOC-CH(OOCCH3)-CH2-COOH+H2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使条件改变,该限度都不会改变
D.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H4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装置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做催化剂B.B、C试管中的溶液均要褪色
C.B、C试管中均发生的是加成反应D.在D处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B.溴化钠的电子式: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2COHD.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任何单质中一定含共价键
D.离子键的本质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