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C.空气净化器中用活性炭层净化空气D.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以此解答.

解答 解: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Fe、Cu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可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与水解有关,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生活中的化学,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电解100mlpH=1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mol•L-1Ag+B.0.20mol•L-1Zn2+C.0.20mol•L-1Cu2+D.0.20mol•L-1P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分子和原子
C.门捷列夫提出的原子学说,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化学科学在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Na4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S.下列关于混盐
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B.该混盐溶液中加人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C.该混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S时转移2NA个电子
D.该混盐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证明Fe3+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将过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然后将反应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除去CH3COOC2H5中的乙醇加入适量CH3COOH,加热
C.鉴别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向未知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观察 现象
D.比较H2CO3、HCN的酸性强弱用pH计测定同温度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CN溶液
的pH值,比较pH大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溶液变蓝色,且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H2O═I2+Cl-+2OH-
②在上述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32-+I2+2OH-═SO42-+2I-+H2O.
③对比①和②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42-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ClO->I2>SO42-
(2)今有铁皮、铜片、酸、碱、盐溶液若干.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Cu与浓H2SO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2SO4在加热时不反应;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Cu与FeCl3溶液能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③铁的还原性比铜强: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化中,既没有化学键断裂,也没有化学键形成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B.冰变成气态水C.生石灰溶于水D.NaCl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浓硫酸入蔗糖中固体变黑后发生膨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还原性
B将两小粒相同的钠分别投入乙醇和水中钠在水中反应比在乙醇中剧烈相同条件下,水的电离能力比乙醇强
C向某溶液滴加氯水后再滴入KCS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常温时将铝片加入浓硝酸中未出现气泡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K1、K2闭合时,Na+均移向铁棒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标况下4.48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