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实验室小组偶然发现将镁条插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为了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该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如下:
(1)用固体NaHCO3配置饱和NaHCO3溶液的操作过程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即可.饱和NaHCO3溶液pH=8.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H2O?H2CO3+OH-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镁条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积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镁条投入5ml蒸馏水微量气泡
2将镁条投入5ml饱和NaHCO3溶液中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
3将镁条投入5ml pH=8.4NaOH溶液中现象不明显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
(3)对于反应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水蒸气),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CO2;假设二:只有H2;假设三:H2和CO2
为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O2,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想象和结论
大试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镁条

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锥形瓶口检验


若试纸变红,气体中有CO2若试纸不变红,气体中无CO2

分析 (1)配制饱和溶液,只要溶液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NaHCO3,溶液饱和;饱和NaHCO3溶液pH=8.4,是因为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2)1.据实验现象为微量气泡判断实验结论为镁和水反应缓慢;
2.据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判断实验现象,用反应生成气体;
3.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用选取和碳酸氢钠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对比分析;
(3)Mg与NaHCO3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据此分析.

解答 解:(1)配制饱和NaHCO3溶液,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即可;饱和NaHCO3溶液pH=8.4,是因为HCO3-的水解大于其电离,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即可;HCO3-+H2O?H2CO3+OH-
(2)1.实验现象为微量气泡,说明Mg与蒸馏水缓慢反应,
2.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可知镁表面出现大量气泡,
3.依据实验设计,验证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可以取用PH=8.4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8.4的碳酸氢钠对比实验判断,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故答案为: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Mg与蒸馏水缓慢反应
2镁表面出现大量气泡
38.4
(3)Mg与NaHCO3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假设一:只有CO2时,假设二:只有H2;假设三:两种气体都有,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答案为:H2;H2和CO2
实验步骤想象和结论
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锥形瓶口检验若试纸变红,气体中有CO2若试纸不变红,气体中无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配制、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气体的检验,注意实验对比判断物质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乙二酸二乙酯(D)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B和A为同系物,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_{△}^{催化剂}$CH3CH2OH,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C的结构简式为HOOC-COOH.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OOH+2CH3CH2OH$?_{△}^{浓硫酸}$CH3CH2OOCCOOCH2C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1的NaHSO4溶液:c(Na+)+c(H+)=c(SO42-)+c(OH-
B.向10mL pH=l2的Na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pH=2的CH3COOH:c(CH3COO-)>c(Na+)>c(OH-)>C(H+
C.0.10 mol•L-1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n (H+)与n (OH-)的乘积变大
D.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c(NH3•H2O)>c(NH4+)>c(Cl-)>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原子中某p能级均排有5个电子,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F(填化学式),原因是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②A、B、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Cl>Na(填元素符号);
③A、B、C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F-(填离子符号);
④C和D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
⑤D元素的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填名称),氧化性最强的是H-O-Cl(填结构式).
(2)写出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2H2O.
(3)A和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阳离子(用“●”表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表示)均位于小立方体(1/8晶胞)的中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与一个“●”距离最近的“●”有12个;
②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请写出G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
③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 cm,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 ρ g/cm3,求NA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向20mL0.1mol/L某酸HR溶液中滴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选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B.滴定前HR溶液中存在大量HR分子
C.V=20 mL时,溶液中水电离的:c(H+)×c(OH-)=1×10-14mol2/L2
D.c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有c(Na+)>c(R-)>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Fe单质为体心立方晶体,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基态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SO3等.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C、N、O、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g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Si-SiO═OSi-O
键能(kJ•mol-1abc
(5)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Fe+2NH3$\frac{\underline{\;640℃\;}}{\;}$2Fe4N+3H2,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frac{119\sqrt{2}}{2{s}^{3}{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1)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 Br2,并用纯碱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Br2富集;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 0.15mol Br电子为0.25 mol.
(2)海水提镁的一段
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表:
离子Na+Mg2+Cl-SO${\;}_{4}^{2-}$
浓度/(g•L-163.728.8144.646.4
①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加入石灰乳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Mg2++Ca(OH)2=Mg(OH)2↓+Ca2+
②产品乙的化学式为Mg(OH)2,1L 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乙的质量是69.9g
③在制备 MgCl2固体时,通入 HCl 气体的目的是抑制氯化镁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
①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钠,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
②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与氢气混合加热爆炸.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和过氧化钠反应影响实验验证.
④你得到的结论是氢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2+H2$\frac{\underline{\;\;△\;\;}}{\;}$2NaOH(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OH-、Na+、Cl-B.K+、NO3-、Cu2+、Cl-
C.Ba2+、SO42-、Na+、OH-D.Fe3+、OH-、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