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120℃的条件下,将体积比为1:1总质量为7.2g的CO与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
A.4.5 gB.7.2 gC.9.3 gD.无法计算

分析 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CO2和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CO+Na2O2=Na2CO3,可知过氧化钠增重为CO的质量;
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H2O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2H2O、2H2O+2Na2O2=4NaOH+O2,总反应方程式为:H2+Na2O2=2NaOH,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为氢气质量,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CO2和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CO+Na2O2=Na2CO3,可知过氧化钠增重为CO的质量;
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H2O再与Na2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2H2O、2H2O+2Na2O2=4NaOH+O2,总反应方程式为:H2+Na2O2=2NaOH,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为氢气质量,
故由7.2gCO和H2组成的混合物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增加应为CO和H2的质量,即固体增重为7.2g,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总反应方程式判断固体增重,也可以利用差量法进行判断,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完成了Cu和FeCl3溶液的反应,在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时发现实验现象出乎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I:
实验现象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溶液变成浅蓝绿色;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1 mol/L KSCN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为红色,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继续滴加KSCN数滴溶液后,溶液又变为红色
已知:i.Cu2+$\stackrel{SCN-}{→}$CuSCN↓(白色)+(SCn)2(黄色)
ii.(S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且氧化性:Br2>(SCN)2>I2
(1)Cu和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 3++Cu=2Fe 2++Cu 2+
(2)现象ii中溶液最终呈红色的一种可能原因是:Cu2+和SCN-生成(SCN)2,进而使清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II进行验证:

①认为原因被证实的现象iii是出现白色沉淀,溶液显红色.
②加入Cu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4SCN-=2CuSCN↓+(SCN)2、2Fe 2++(SCN)2+4SCN-=2Fe(SCN)3
(3)有的同学认为实验II并不严谨,不能证实(2)中猜想,改进的实验III如图2所示:
①对比实验II,说明实验III更加严谨的原因:由于KSCN溶液过量,所以黄色溶液中不含有Cu2+
②改进后的实验才能证实(2)中猜想,依据的上述现象是加入KSCN之后溶液变黄,加入FeCl2之后变红.
(4)改变实验I的试剂添加顺序及用量,设计实验IV:
实验IV现象
向2mL 1mol/LFeCl3溶液中加入1滴1mol/L 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的Cu粉充分振荡,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实验IV中溶液红色褪去,不能说明Fe3+反应完全.结合实验II或III,说明理由:因为Cu只要和Fe3+反应生成Cu2+和Fe2+,它们就会与SCN-反应,所以红色褪去也有可能是溶液中的SCN-被消耗完.
②实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能够检测红色褪去后的溶液是否含有Fe3+的是abc(填序号).
a.排除溶液中的Fe2+后,再加入足量KSCN溶液进行检测
b.排除溶液中的Cu2+后,再加入足量KSCN溶液进行检测
c.选择一种只与Fe3+反应的试剂,观察是否出现特征现象
d.加入足量铁粉,再向滤液中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项所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
B.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C.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被还原的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
D.氧化反应就是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就是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然后用稀硫酸中和
B.为了防止挥发,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用磨砂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慎将少量水加过刻度线,应重新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B.少量的金属铜加入到FeCl3溶液中:Fe3++Cu═Fe2++Cu2+
C.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D.将少量NaOH溶液与足量Ba(HCO32溶液混合:Ba2++2HCO3-+2OH-═BaCO3↓+2H2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一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A、B是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8-m-nB.a-8+m-nC.a+18-m-nD.a+24-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出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

(1)①写出铜帽溶解过程中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2H2O.
②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加热(至沸腾).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至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I2+2S2O3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得的Cu2+的含量将会偏高(填“偏高”、“偏低”、“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Fe3+Fe2+Zn2+
开始沉淀的pH1.15.85.9
完全沉淀的pH3.28.8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mol•L-1HNO3、1.0mol•L-1 NaOH.
由回收铜后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向滤液中加入略过量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moL•L-1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
范围为3.2~5.9;
③过滤;
④向滤液中滴加1.0moL•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范围为8.9~11;
⑤过滤、洗涤、干燥
⑥900℃煅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