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Cl(s)=Ag (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
B.光照时,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C.光照时,Cl-向Ag电极移动
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Cu+(aq)$\frac{\underline{\;光\;}}{\;}$Ag (s)+Cu2+(aq)+Cl-(aq)

分析 该装置中氯原子在银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银作正极、铂作负极,电流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解答 解:该装置中氯原子在银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银作正极、铂作负极,
A.光照时,电流从正极银X流向负极铂Y,故A错误;
B.光照时,Pt电极作负极,负极上亚铜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aq)-e-=Cu2+(aq),故B错误;
C.光照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银作正极,铂作负极,电解质中氯离子向负极铂移动,故C错误;
D.光照时,正极上氯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亚铜离子失电子,所以电池反应式为AgCl(s)+Cu+(aq)$\frac{\underline{\;光照\;}}{\;}$Ag(s)+Cu2+(aq)+Cl-(aq),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图中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再结合电流方向、电极反应来分析解答,原电池原理通常与电解原理同时考查,涉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电解精炼、电镀等知识点,有时还考查实验设计,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装有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志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绿铜锌矿[(ZnCu)5(CO32(OH)6]可用来制取胆矾和粗锌,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ZnO、Zn(OH)2类似Al2O3、Al(OH)3均为两性化合物,有类似的化学反应.
(1)操作I具体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2)写出粗氧化物到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O+2NaOH=Na2ZnO2+H2O.
(3)制备硫酸铜溶液时通入氧气的作用是使Cu转化为硫酸铜.
(4)通过下述图1装置也可制取硫酸铜溶液(已知:2NaOH+2NO2═NaNO3+NaNO2+H2O).

图1有些缺陷,若用图2装置连在图1的A、B之间,则这一改进的优点有:
①防止倒吸;
②二氧化氮、NO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5)有同学用图3装置测所制备的粗锌的纯度(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量气管右端加水至右端液面高于左端液面,若液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②导气管与分液漏斗上口相连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消除稀硫酸滴入排出的空气对氢气体积的影响.
③工业生产中用550kg绿铜锌矿石最终制得粗锌113.4kg,已知煅烧绿铜锌矿石时损失10%,而粗氧化物到粗锌利用率90%.实验中取了7g粗锌完全反应后,测得量气管中气体体积为2.24L(已换算成村况),则绿铜锌矿石中Zn(OH)2的质量分数为36%(假设矿石中锌全部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再通入一种气体(或加入一种物质)后,可产生一种白色沉淀,该气体(或物质)不可能是(  )
A.Cl2B.NH3C.CO2D.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十五多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表: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H2SO3+O2=2H2SO4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小(填“大”或“小”),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2H2O+Cl2=H2SO4+2HCl.
(2)要测定空气中SO2 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将空气以恒定速率x L/min缓慢通入10mL 0.0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当一段时间t后通入5m3空气时,溶液恰好褪色(假定空气中其它成分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①写出SO2 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O2+2MnO4-+2H2O=5SO42-+2Mn2++4H+(反应后锰元素以Mn2+ 形式存在).
②SO2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SO2 的性质是B(填选项)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通性
③空气中SO2 的含量为0.32mg/m3
④使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t越长,则空气中SO2 的含量越小(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A是由两种中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H、D为白色沉淀,E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H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反应中部分产物已略去,除气体间的反应物外,其余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
(1)X的化学式为NaOH
(2)写出反应①、②的离子方程式
①2Al3++6Cl-+6H2O$\frac{\underline{\;电解\;}}{\;}$3H2↑+3Cl2↑+2Al(OH)3
②Al3++3AlO2-+6H2O=4Al(OH)3
(3)现在研究认为E是一种配合物,写出A与过量X反应的方程式:
Al3++4OH-=AlO2-+2H2O
(4)用电子式表示G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
(1)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净化.
①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分子式/结构式NO/N≡OCO/C≡OCO2/O=C=ON2/N≡N
化学键N≡OC≡OC=ON≡N
键能(KJ/mol)6321072750946
请完成汽车尾气净化中NO(g)和CO(g)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O(g)+2CO( g)?N2( g)+2CO2(9)△H=-538kJ/mol
②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并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示意图
不符合题意的是ABC(填选项序号).(下图中V、K、n、P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
数、物质的量和总压强)

(2)在t1℃下,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NO和CO,测得了不同时间时NO和CO的物质的量如表:
时间/s 012345
n(NO)/×10-2mol 10.0 4.50 2.501.50 1.001.00 
n(CO)/×10-1mol   3.60 3.052.85  2.75 2.702.70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加压.(写出一种即可)
(3)如图l所示,以N2O4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可制备新型绿色硝化剂(一种氮氧化物)写出生成这种硝化剂的阳极电极反应式N2O4+2HNO3-2e-=2N2O5+2H+

(4)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2)/C(NO)、不同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已知氨气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请回答温度对脱氮率的影响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而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给出合理的解释:300℃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向右进行,脱氮率增大;300℃时反应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frac{c({H}^{+})}{c(O{H}^{-})}$=1010的溶液中:Na+ ${NH}_{4}^{+}$ HCO${\;}_{3}^{-}$ Cl-
B.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 OH- Na+ ${SO}_{3}^{2-}$
C.c(Al3+)=0.1 mol?L-1的溶液中:Na+ NO${\;}_{3}^{-}$  AlO${\;}_{2}^{-}$ ${SO}_{4}^{2-}$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  Fe3+  NO${\;}_{3}^{-}$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mL 1.0mol•L-1稀硫酸,
(1)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
(2)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量取 ②计算 ③溶解 ④颠倒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100mL容量瓶.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④⑤,无影响的是③(填序号).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