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课题组研究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其设计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焙烧硫铁矿石过程中铁元素转化成了Fe3O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S2+8O2$\frac{\underline{\;高温\;}}{\;}$Fe3O4+6SO2
(2)“酸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3)“过滤”后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有Fe3+、Fe2+
(4)“氧化”中使用的氧化剂最好是Cl2(或H2O2等);
(5)该工艺流程中产生的SO2会污染空气并形成酸雨,下列物质:①BaCl2 ②品红③石灰乳 ④O2,用于吸收SO2最好的是③.

分析 由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可知,在焙烧时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硫,然后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过滤后滤液中加氧化剂氯气(或氯水等),除去混有的亚铁离子,最后结晶制备晶体,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焙烧硫铁矿石过程中铁元素转化成了Fe3O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S2+8O2$\frac{\underline{\;高温\;}}{\;}$Fe3O4+6SO2,故答案为:3FeS2+8O2$\frac{\underline{\;高温\;}}{\;}$Fe3O4+6SO2
(2)“酸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8H+=2Fe3++Fe2++4H2O,故答案为:Fe3O4+8H+=2Fe3++Fe2++4H2O;
(3)由(2)可知“过滤”后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有Fe3+、Fe2+,故答案为:Fe3+、Fe2+
(4)由(3)可知,氧化的目的是除去亚铁离子,且不引入新杂质,则“氧化”中使用的氧化剂最好是Cl2(或H2O2等),故答案为:Cl2(或H2O2等);
(5)工业一般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硫,以此可制备脱硫石膏,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而品红只能用于检验,故答案为:③.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铜投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铜完全溶解后,测得反应后溶液中Cu2+和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HNO3与反应前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lB.8:9C.3:4D.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取一定量的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200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mol/LB.2mol/LC.3mol/LD.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足量的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二氧化碳、盐酸、硫酸发生反应,若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时,则得到的产物NaOH、Na2CO3、NaCl、Na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2:1B.1:2:1:2C.4:2:2:1D.1: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二缩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的天然组分,其结构简式如图,二缩双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不能得到的产物的类别是(  )
A.B.C.芳香族化合物D.羧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l溶于某强酸失去2mol电子,一定产生2gH2
B.0.1mol肼(N2H4)中共用电子对教目为0.5NA
C.64.0gSO2与足量O2生成SO3电子转移教为2NA
D.2L0.5mol/L硫酸钾溶液阴离子电荷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下面为测定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
(1)若因为反应中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表原始数据.
实验
序号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差
(t2-t1)/℃
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
125.124.925.031.66.6
225.125.125.131.86.7
325.125.125.131.96.8
已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mol•L-1,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56.0kJ/mol.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B.温度、压强一定时,吸热的熵增反应一定能够自发进行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D.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E.静置,分层;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D→B→C→A→G→E→H→F.
(2)上述H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3)四氯化碳是无色、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的液体.E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紫红色.
(4)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