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填序号)
A.2H2(g)+O2(g)=2H2O(l) ΔH =-142.9 kJ·mol1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O2=2H2O(l) ΔH= 571.6 kJ·mol1
D.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1
(2)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 CaBr2+H2OCaO+2HBr
② 2HBr+HgHgBr2+H2↑
③ HgBr2+_______________
④ 2HgO2Hg+O2↑
⑤2H2+O22H2O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_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HgBr2+CaOHgO+CaBr2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SO2+I2+2H2O2HI+H2SO42H2SO42SO2↑+O2↑+2H2O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解析】
(1)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依据热化学发生的书写方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并写出对应量下的焓变;
(2)根据原子经济分析,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3)根据流程图的提示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1)实验测得,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1mol氢气即2g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为285.5kJ,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答案选B;
(2)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原子利用率是指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进入期望产物中的百分比,绿色化学的特征之一是提高原子用率,尽量达到100%,根据原子经济,可知最终反应为:2H2O=2H2↑+O2↑,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2+④,可知反应③为HgBr2+CaOHgO+CaBr2;该方法中需要750℃,消耗能量高,且有重金属污染;
(3)由制备氢气的过程可知,反应①发生的反应是SO2+I2+2H2O2HI+H2SO4,反应②是H2SO4分解为SO2、O2和H2O,故发生的反应为2H2SO42SO2↑+O2↑+2H2O。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SO2和I2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D.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恒温恒容下,将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________。
(3)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二氧化氮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C.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二氧化氮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需使用________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为了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请你设计表格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会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已知pOH=-lgc(OH-),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O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8
B. pOH=11时,ClO2-部分转化成ClO2和Cl-离子的方程式为:5ClO2-+2H2O=4ClO2+ Cl-+4OH-
C. 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ClO2)>c(Cl-)
D. 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Na+)+c(OH-)=c(H+)+ c(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氢气对废气进行脱碳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对于减少雾霾也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NO,用H2催化还原NO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 N2(g)+O2(g) ΔH=-180.5 kJ·mol-1
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1
写出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模拟研究如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发生反应2NO(g) N2(g)+O2(g),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2下,在0~5 min内,v(O2)=______________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填“>”、“<”或“=”)。
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NO,平衡后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逆反应速率
c.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燃料,但不利于贮存和运输。利用氢能需要选择合适的储氢材料,镧镍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吸收氢气形成氢化物:LaNi5(s)+3H2(g) LaNi5H6(s) ΔH<0,欲使LaNi5H6(s)释放出气态氢,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加LaNi5H6(s)的量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pH增大
B. 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
C. a是正极,b是负极
D. 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X | Y | Z |
A | Al2O3 | NaAlO2 | Al(OH)3 |
B | SiO2 | Na2SiO3 | H2SiO3 |
C | CO2 | Na2CO3 | NaHCO3 |
D | NH3 | NO2 | HNO3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