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道:①2NO+Na2O2=2NaNO2②2NO2+Na2O2=2NaNO3
③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
Ⅰ.产品制备与检验:用如图1装置制备NaNO2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B装置的作用是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或制取NO)
(3)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硝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为制备纯净NaNO2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请在右框内画出增加的装置图2,并标明盛放的试剂.
(4)试设计实验检验装置C中NaNO2的存在(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装置C中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稀硫酸酸化)滴加入1-2滴(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说明C中产物含有NaNO2
Ⅱ.含量的测定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1234
KMnO4溶液体积/mL20.6020.0220.0019.98
(5)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AC(双项选择).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结束仰视读数                         D.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6)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86.25%或0.8625(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分析 (1)碳与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据此写出方程式,根据化合价变化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装置C中需要用NO和过氧化钠反应,则装置B是用于提供NO气体;
(3)通过B装置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NO和水,需要将二氧化碳和水除去,据此选用试剂,并画出装置图;
(4)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据此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装置C中NaNO2的存在;
(5)第一组实验数据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标准液浓度减小;   
B.达到过程中锥形瓶不需要干燥,不影响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读出的是凹液面下方读数,读数比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D.滴定终了俯视读数,读出的是凹液面上方读数,读数比实际读数偏小;
(6)第一组数据舍弃,计算出其它3组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再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解答 解:(1)装置A中C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4,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2)根据实验装置可知,装置C中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则装置B的作用是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或制取NO),
故答案为: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或制取NO);
(3)为制备纯净NaNO2,需要将进入装置C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碱石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故可以选用碱石灰,装置图如:
故答案为:
(4)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2-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据此可设计出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为:取少量装置C中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稀硫酸酸化)滴加入1-2滴(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说明C中产物含有NaNO2
故答案为:取少量装置C中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稀硫酸酸化)滴加入1-2滴(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说明C中产物含有NaNO2
(5)第一组实验数据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会偏大,故A正确;   
B.锥形瓶不需要干燥,所以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故C正确;                         
D.滴定终了俯视读数,滴定管读数偏小,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6)由于第一组数据偏高,应该舍弃;其它三组消耗标准液平均体积为:$\frac{20.02+20.00+19.98}{3}$mL=20.00mL,
25mL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0.02L=0.002mol,则250mL样品溶液会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frac{250mL}{25mL}$=0.02mol,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得反应关系式:2MnO4-~5NO2-,则4.000g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frac{5}{2}$=0.05mol,质量为69g/mol×0.05mol=3.45g,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3.45g}{4.000g}$×100%=86.25%,
故答案为:86.25%或0.862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组成、测量物质含量的方法,题目难度较大,涉及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和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分析、化学计算等知识,明确实验原理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欲检验某苯溶液中是否混有甲苯,可用下列的哪种试剂(  )
A.NaOH溶液B.溴水C.清水D.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HNO3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褪成无色B.浅绿色逐渐加深C.没有变化D.变为棕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充入3molA和2molB,反应3A(g)+2B(g)?xC(g)+y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将0.6molA,0.4molB,4molC,0.8molD作为起始物充入,同温同容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5,y=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l表示“侯氏制碱法”工业流程,图2表示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的化学式为CO2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该反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填化学式)至饱和,再通入另一种气体,若顺序颠倒,后果是不能析出NaHCO3晶体.
(3)沉淀池的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NaHCO3溶解度小,低于300C反应速率慢,高于350CNaHCO3分解,不利于NaHCO3晶体析出.
(4)母液中加入CaO后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NH4Cl=CaCl2+2NH3↑+H2O.
(5)氯碱工业是指电解饱和食盐水,这里的碱是指NaOH(填化学式),其另外两种气体产物可以用于工业上制取纯硅,流程如图3: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3H2O═H2SiO3+3HCl+H2↑.
②假设每一轮次制备1mol纯硅,且生产过程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I中HCl的利用率为90%,反应II中H2的利用率为93.75%.则在第二轮次的生产中,补充投入HCl 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C(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B(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A.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使锌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8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84.0%(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I.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现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已省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a→d→e→j→h→f→g→b
(2)写出加热时硬质试管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frac{\underline{\;\;△\;\;}}{\;}$CuCl2、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II.若将上述实验制得的固体产物按如图2的流程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3)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KSCN溶液.
(4)溶液l可加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c、e.
a.NaOH    b.NH3•H2O    C.CuO  d.CuSO4    e.Cu2(OH)2CO3
(5)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图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提出假设: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
(2)定性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Ⅰ 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足量的滴有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产生较多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有浅红色变成红色
 实验Ⅱ 将实验Ⅰ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
①氢气
 实验Ⅲ 取实验Ⅰ中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
MgCO3
 实验Ⅳ ③CaCl2或BaCl2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
④实验Ⅲ中洗涤的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引流,向过滤器(或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等水自然流尽后,重复2~3遍.
(3)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14.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如图装置中.实验后装置A 增重1.8g,装置B 增重4.4g.装置C 的作用是;若移除装置C 会导致x/y 的值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4NaHCO3+2H2O=Mg(OH)2•2MgCO3↓+2Na2CO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中和l0mL0.1mol•L-1的氨水与中和100mL0.01mol•L-1的氨水所需同一酸液的量不同;
②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③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H>0,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
④高温加热MgCl2•6H2O晶体的产物为MgCl2和H2O;
⑤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