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0.1 mol/L K2SO4 溶液中含有 K+为0.2 NA | |
B. | 2.4g镁离子所含电子数目为NA | |
C. | 足量铜与1L2mol•L-1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H2分子总数为2NA | |
D. | 标准状况下,44.8 L CCl4中含2NA个分子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_{3}^{+}$+3H2O═3I2+6OH- | |
B. | 向NH4HS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_{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C. | 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_{3}^{-}$+NH${\;}_{4}^{+}$ | |
D. | 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OH-恰好反应一半时:Ba2++2OH-+2H++SO${\;}_{4}^{2-}$═BaSO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1 | |
B. | 2C2H2(g)+5O2(g)═4CO2(g)+2H2O(l)△H═-389.9 kJ•mol-1 | |
C. | C2H2(g)+5/2 O2(g)═2CO2(g)+H2O(l)△H═-1299.6 kJ•mol-1 | |
D. | 2C2H2(g)+5O2(g)═4CO2(g)+2H2O(g)△H═-1299.6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25}{16}$ | B. | $\frac{5}{4}$ | C. | 35 | D.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
B.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
C.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
D.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 | |
B. | 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 | |
C. | O2是还原产物之一 | |
D. | 该反应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 |
B. | 蒸发时,待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其烘干 | |
C. |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量蒸出气体的温度 | |
D.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