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为某学习小组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带刻度的试管中加入一滴1%的酚酞溶液和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请问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中和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3)在烧瓶中加入①5mL 37%的醋酸、②2mL酒精和③2mL浓硫酸以及几粒沸石.请问加入三种液体的顺序是②③①(请填序号).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溶液暴沸.
(4)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5)把干燥管处的塞子打开,停止加热,撤掉干燥管,可看到试管中呈现两层不同颜色的液体,上层液体无色.

分析 (1)乙酸、乙醇易挥发,为防止漏气,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提高乙酸的利用率;沸石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4)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为可逆反应;
(5)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且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解答 解:(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中和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中和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3)在烧瓶中加入①5mL 37%的醋酸、②2mL酒精和③2mL浓硫酸以及几粒沸石,加入三种液体的顺序是②③①.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溶液暴沸,
故答案为:②③①;防止加热时溶液暴沸;
(4)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5)把干燥管处的塞子打开,停止加热,撤掉干燥管,可看到试管中呈现两层不同颜色的液体,上层为无色的乙酸乙酯,可知上层液体无色,
故答案为:无.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实验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混合物的加入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5g 镁、锌、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40mL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A.0.25molB.0.125molC.0.1molD.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
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的气体点燃时能发出爆鸣声
C.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Fe与H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的O2、H2O共同作用下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与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
(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氯化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3:1.写出SOCl2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SOCl2+H2O=SO2↑+2HCl↑.
(2)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D→E→F→C.
②搅拌的作用是,冷凝管的进水口是b.(填“a”或“b”)
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称取蒸干后的固体a 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若 $\frac{b}{a}$=2.1(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证明ZnCl2•xH2O晶体已完全脱水.
④乙同学认为直接将ZnCl2•x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即可得到无水ZnCl2,但老师说此方法不可.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不可行,因为ZnCl2加热时水解,反应方程式为ZnCl2•xH2O$\frac{\underline{\;\;△\;\;}}{\;}$2HCl+ZnO+(x-1)H2O.
(3)丙同学认为SOCl2还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丁同学认为该实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并简述实验方案判断丁同学的观点:方法1: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SOCl2,振荡;再往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法2: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过量SOCl2,振荡;再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法3: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过量SOCl2,振荡;再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Al(OH)3Fe(OH)3Fe(OH)2Ni(OH)2
开始沉淀pH3.41.87.57.2
完全沉淀pH5.23.29.79.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两种仪器为漏斗、蒸发皿.
(2)“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Al2O3+2OH-═2AlO2-+H2O.
“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H2SO4(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Fe2+
(3)调节溶液PH为2~3的目的是防止在浓缩结晶过程中Ni2+水解.
(4)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H2O2的用量不足(或H2O2失效)、保温时间不足导致Fe2+未被完全氧化造成的.(回答一点即可)
(5)现有100千克含镍催化剂,如果酸浸步骤镍浸出率为a%,其它物质全部参与反应,且假定镍在酸浸后续步骤无损失.操作C后粗晶体中含绿矾b%,则最终能得到粗晶体$\frac{100×64.4%×a%×281}{(1-b%)×59}$千克(Ni-59  NiSO4•7H2O-281)(只要求写出计算表达式).若要进一步提纯晶体,需进行的操作是重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
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
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
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
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
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1)写出B的结构简式CH2═CH2;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乙装置:
①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是取代(酯化)反应.
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分子极性及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CO2和CH4C.NaCl和HClD.CCl4和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54.4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粉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全部溶解,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48L H2(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出现血红色.求:
(1)原混合物中Fe和Fe2O3各多少克?
(2)若反应的溶液的体积为200mL,则生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