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35的氯原子:${\;}_{35}^{17}$Cl
B.NH4Cl的电子式:
C.Na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
D.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

分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B.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C.NaHCO3的水解实际上是弱酸碳酸氢根HCO3-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该方程式为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D.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

解答 解: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应该表示为:1735Cl,故A错误;
B.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都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铵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NaHCO3的水解实际上是弱碳酸酸氢根HCO3-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所以HCO3-正确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C错误;
D.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式、原子符号、弱酸根的水解、结构简式书写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An-,该离子含有X个中子和Y个电子.则一个A原子的实际质量表示为(  )
A.(X+Y+n)gB.(X+Y-n)gC.(X+Y-n)/NA  gD.(X+Y+n)/N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B.HCl分子的电子式:
C.氯化钠的电子式: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Z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ⅦA族.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Si.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c(填序号).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硫得电子多
c.Y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现有一定量的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2.2mol•L-1 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NO:0.9mol,NO2:1.3mol,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有机物A、B均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A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B.1molA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Br2
C.物质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1mol B最多可与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可调谐激光器所用的某种染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染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0H9O3  
②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③该染料难溶于水  
④该染料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⑤1mol该染料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⑥1mol该染料最多能与含2molNaOH的溶液反应.
A.①③⑤B.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B.聚乳酸是常用的微生物降解高分子: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C.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在一些反应中可作催化剂
D.回收地沟油制造生物柴油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过量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SO2,并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Ⅰ.制取SO2
(1)写出烧瓶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写出实验现象:
①细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细铜丝溶解
②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液体始终保持澄清,并逐渐变为蓝色
(3)欲使反应停止,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抽拉粗铜丝使细铜丝与浓硫酸脱离接触,再熄灭酒精灯烧瓶中液体冷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固体生成,溶液变为无色
Ⅱ.探究S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产物.
  (4)实验方案如下:取洗涤玻璃棉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产物只有Na2SO4,若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则产物只有Na2SO3,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产物含有Na2SO4和Na2SO3
(5)把Na2O2粉末散附在玻璃棉上的目的是:SO2与Na2O2充分接触若Na2O2未完全反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装置改进
(6)老师指出该实验装置需做如下改进(只答出一种即可):在烧杯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安全瓶或烧杯中导管接倒置的漏斗,且漏斗刚好接触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