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分析 甲烷和水经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原电池工作时,CO和H2为负极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反应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3H2+CO,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电子,故A错误;
B.电解质没有OH-,负极反应为H2+CO+2CO32--4e-=H2O+3CO2,故B错误;
C.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故C错误;
D.B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为2015年江苏考题第10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中物质得失电子、电子流向、离子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要根据电解质确定正负极产物,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图1装置除去HCl中少量的Cl2
B.
用图2装置蒸干Al2(SO43饱和溶液制取无水Al2(SO43
C.
图3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D.
图4是原电池装置,Fe电极为阴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2)B的化学名称是乙酸乙酯.
(3)由乙醇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聚氯乙烯.
(5)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A和B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F的路线如图1:

(1)A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A所含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羧基,写出A+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中①、②、③3个-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①>②;
(3)E是由2分子C生成的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E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4种.
(4)D→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1molF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
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
(5)已知:
A有多种合成方法,在图2方框中写出由乙酸合成A的路线流程图(其他原料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_{催化剂,△}^{H_{2}O}$CH3CH2OH$→_{浓硫酸,△}^{CH_{3}COOH}$CH3COOC2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g)+O3(g)═NO2(g)+O2(g)△H=-200.9kJ.mol-1
NO(g)+$\frac{1}{2}$O2(g)═NO2(g)△H=-58.2kJ.mol-1
SO2(g)+O3(g)═SO3(g)+O2(g)△H=-241.6kJ.mol-1
(1)反应3NO(g)+O3(g)=3NO2(g)的△H=-317.3mol•L-1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O3将NO2氧化为更高价态氮氧化物.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可能是其反应较慢.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2NO2+2OH-=SO42-+2NO2-+H2O.
(4)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frac{{K}_{sp}(CaS{O}_{3})}{{K}_{sp}(CaS{O}_{4})}×c(S{{O}_{4}}^{2-})$[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CaSO3转化为CaSO4使溶液中SO32-的浓度增大,加快SO32-与NO2的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铜、铝、硫及其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Cu可用作催化剂、制作印刷电路铜板等.
Ⅰ.铜的冶炼:工业上以辉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
火法炼铜的方程式为:Cu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u+SO2 ,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0+辉铜矿$\frac{\underline{\;高温\;}}{\;}$6Cu+m↑,若反应每生成5.6L(标准状况下)m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Ⅱ.粗铜精炼: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E.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一2e-=Cu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E.整个过程溶液中的Cu2+浓度减少
Ⅲ.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将洁净的铜丝放在火焰上加热.并趁热插入到乙醇中,铜丝表面的现象为铜丝表面先变黑,后变为红色,发生的反应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C2H5OH$\frac{\underline{\;\;△\;\;}}{\;}$CH3CHO+Cu+H2O.
Ⅳ.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12(SO43•2A1203•6H20]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下:

(1)验证焙烧炉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中,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SO2
(2)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S02,下列装置如图1合理的是ad(填代号).

(3)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Al2O3+3Cl2$\frac{\underline{\;高温\;}}{\;}$3CO+2Al2Cl3
(4)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会产生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捕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取二者溶于水后的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两者未完全反应.
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
(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电化学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利用电化学法将尾气中的SO2气体转化为氮肥硫酸铵,模拟装置如图2:试写出SO2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NH3•H2O=S042-+2NH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下列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模拟氯碱工业生产氯气
B.装置②的原理可用于潮汐能发电站钢阀门的保护
C.装置③可用于食盐水的蒸发结晶
D.装置④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L 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则Fe棒上产生气泡
B.M接电源负极,N接电源正极,Fe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石墨棒换成Cu棒,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溶液,则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
D.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经酸化的3% NaCl溶液,向Fe电极区滴入2滴K3[Fe(CN)6]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