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H2O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2NA
B.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C.11 g重水(D218O)中含有的电子数力5NA
D.常温常压下,5.6 g铁粉在7.1 g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分析 A、标况下水为液体;
B、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来分析;
C、求出重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重水中含10个电子来分析;
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7.1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0.1mol铁在0.1mol氯气中燃烧时氯气不足.

解答 解:A、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极性键的个数,故A错误;
B、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NA个阴离子,故B正确;
C、11g重水的物质的量n=$\frac{11g}{22g/mol}$=0.5mol,而重水中含10个电子,故0.5mol重水中含5mol电子即5NA个,故C正确;
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7.1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0.1mol铁在0.1mol氯气中燃烧时氯气不足,而氯气反应后变为-1价,故0.1mol氯气转移0.2NA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机酸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中草葯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是有机合成、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乙酸是合成乙酸乙酯的重要原料,制备原理如下:
CH3COOH(l)+C2H5OH(l)$?_{△}^{浓硫酸}$ CH3COOHC2H5(l)+H2O(l)△H=-8.62KJ/mol
已知:CH3COOH、C2H5OH和CH3COOC2H5的沸点依次为118℃、78℃和77℃.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60℃下反应40min与70℃下反应20min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后者(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40min、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可能已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过高,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使反应物利用率下降;
③利用此原理制得的乙酸乙酯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酸、乙醇以及微量的硫酸,提纯时可向粗品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充分洗涤,分离出有机层,并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过过滤、蒸馏两步操作即可得到纯品.
(2)乙二酸俗名草酸(二元弱酸,结构简式:HOOC-COOH),被广泛的应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合成.
①实验室中经常利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法测其纯度.已知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过程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KMNO4溶液紫色褪去,写出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资料表明: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6.0×10-2;ka2=6.4×10-5,据此分析,室温时草酸氢钾(KHC2O4)水解反应平衡常数Kb=1.7×10-13,(单位省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其溶液中c(H2C2O4)小于c(C2O42-)(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它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弱酸性,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4mol Br2
B.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7mol NaOH完全反应
C.在Ni催化下,1mol该物质可以和8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只能生成两种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1H10O3
B.该有机物含有4种官能团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D.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下,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加水稀释FeCl3溶液,$\frac{c(F{e}^{3+})}{c(C{l}^{-})}$的值减小
②浓度均为0.1mol•L-l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2c(Na+)=3[c(CO32-)+c(HCO3-)]
③向0.1mol•L-1的氨水中滴加等浓度的盐酸,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a,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mol•L-1
④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Na+
⑤Na2S 稀溶液中:c(OH-)=c(H+)+c( H2S)+c( HS-
A.②⑤B.①②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中国研制出了新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的丁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b极经导线流向a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还可以选用NaOH固体作固态电解质
D.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22.4L(标准状况)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7个周期,18个族
B.第IA族元素也称为碱金属元素
C.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第IIIB族
D.第七周期若排满,最多可排50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B、C、D、E都为短周期元素,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B的+1价阳离子和C的-1价阴离子都与氖原子具有相同昀电子层结构;D在C的下一周期,可与 B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E和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IA族.
(2)画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与E的氢化物分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是H2O(CH4、HF)(举一例、填化学式,下同)、离子是OH-(Mg2+、Al3+、Na+、O2-).
(4)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共价键.
(5)D的单质与B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清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的是黄绿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在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酸性、还原性.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