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K}_{W}}{C({H}^{+})}$=0.1mol/L的溶液中:K+、Fe2+、Cl?、NO-3 | |
B. | 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K+、Ba2+、Cl-、Br- | |
C. | 加入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中:Na+、Mg2+、ClO-、S2- | |
D. | 加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Ca2+、NH4+、Cl-、HSO3- |
分析 A.$\frac{{K}_{W}}{C({H}^{+})}$=0.1mol/L的溶液,显碱性;
B.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C.加入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
D.加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解答 解:A.$\frac{{K}_{W}}{C({H}^{+})}$=0.1mol/L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Fe2+,故A错误;
B.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加入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lO-、S2-,故C错误;
D.加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a2+、NH4+、HSO3-,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S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 |
B. | 氨基酸、乙酸和苯酚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C. | 醇类、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 |
D. | 除饱和烃之外的其他烃都能发生聚合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
B. | 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来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SO2+H2O═H2SiO3↓+SO32- | |
D. | 向Al (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S制备H2SO4 | B. | 用CaCO3、Na2CO3、SiO2生产玻璃 | ||
C. | 将海水中的MgSO4转变为金属Mg | D. | 用NO2生产H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 |
B. | 密度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 |
C. | 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降低 | |
D.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 |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 |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减小 | |
D. |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pH=6的H2SO4 稀释1000倍后,c(H+)=2 c(SO42-) | |
B. | 0.1 mol L-1的 Na2CO3溶液中:c(OH- )=c(HCO3- )+c(H+)+c(H2CO3) | |
C. | 浓度均为0.1 mol L-1的 NaClO 溶液和 CH3COONa 溶液中,c(ClO-)<c(CH3COO-) | |
D. | 浓度分别为0.1 mol L-1和0.01 mol L-1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前者是后者的10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 |
B. | 5.80g[2 CaSO4.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为0.04NA(M(2 CaSO4.H2O)=290g.nol-1) | |
C. | 0.1 mol BaO2与足量的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 |
D. | 10 mL 5 mol•L-1(NH4)2CO3溶液中含有N原子数目小于0.1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强海底可燃冰的探测与开发研究 | |
B. | 积极推广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发电 | |
C. | 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
D. | 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农民收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