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图1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反应进程CH3OH(g)和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另一种反应原理是:CH3OH(g)+$\frac{1}{2}$O2(g)═CO2(g)+2H2(g)△H=c kJ/mol又知H2O(g)═H2O(l)△H=d kJ/mol.则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3OH(g)+3O2(g)=2 CO2(g)+4 H2O(l)△H=-(4a-4b-6c-4d)kJ/mol.
(3)以CH3OH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ClO2.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①CH3OH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通入O2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图中电解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ClO2.阳极产生 ClO2的反应式为Cl--5e-+2H2O=ClO2↑+4H+.电解一段时间,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72L时(标准状况,忽略生成的气体溶解),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1mol.
③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图2中电解池中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在阴极发生2H++2e-=H2↑,H+浓度减小,使得H2O?OH-+H+的平衡向右移动,OH-浓度增大,pH增大.

分析 (1)反应能量图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分析;
(2)依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①CH3OH燃料电池中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②由题意可知,氯离子放电生成ClO2,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在阴极发生2H++2e-=H2↑,设生成的氢气为xmol,由电子守恒可知,ClO2的物质的量为$\frac{2}{5}$xmol,已知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72L,即x-$\frac{2}{5}$x=$\frac{6.72L}{22.4L/mol}$;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1价离子,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③电解时H+浓度减小,使得H2O?OH-+H+的平衡向右移动.

解答 解:(1)反应能量图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由图可知,1mol 甲醇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氢气吸收的热量为(a-b)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故答案为: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2)①CH3OH(g)+$\frac{1}{2}$O2(g)═CO2(g)+2H2(g)△H=c kJ/mol;
②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③H2O(g)═H2O(l)△H=d kJ/mol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6-②×4+③×4)得到2CH3OH(l)+3O2(g)=2CO2(g)+4H2O(l)△H=-(4a-4b-6c-4d)kJ/mol;
故答案为:2CH3OH(g)+3O2(g)=2 CO2(g)+4 H2O(l)△H=-(4a-4b-6c-4d)kJ/mol;
(3)①CH3OH燃料电池中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所以pH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②由题意可知,氯离子放电生成ClO2,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在阴极发生2H++2e-=H2↑,设生成的氢气为xmol,由电子守恒可知,ClO2的物质的量为$\frac{2}{5}$xmol,已知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 6.72L,即x-$\frac{2}{5}$x=$\frac{6.72L}{22.4L/mol}$,解得x=0.5mol;故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
故答案为:1;
由题意可知,氯离子放电生成ClO2,由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l--5e-+2H2O=ClO2↑+4H+
在阴极发生2H++2e-=H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0.112L}{22.4L/mol}$=0.005mol,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1价离子,故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2=0.01mol,
故答案为:Cl--5e-+2H2O=ClO2↑+4H+;0.01;
③在阴极发生2H++2e-=H2↑,H+浓度减小,使得H2O?OH-+H+的平衡向右移动,OH-浓度增大,pH增大;
故答案为:在阴极发生2H++2e-=H2↑,H+浓度减小,使得H2O?OH-+H+的平衡向右移动,OH-浓度增大,pH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题目难度中等,题目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电解原理、化学计算等,电解反应是难点、易错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7N9病毒,某同学参阅“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自己配制480mL含NaCl0 25%.密度为1.2g•cm -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4.0g
B.定容摇匀后,若溶液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不必再加水定容
C.除从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选择需要的以外.还-种玻填仪器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否則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工工业中常用乙苯脱氢的方法制备苯乙烯.
已知某温度下:
反应①:CO2 (g)+H2(g)→CO(g)+H2O(g),△H=+41.2kJ/mol;
反应②:(g)→(g)+H2(g),△H=+117.6kJ/mol;①②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1)请写出二氧化碳氧化乙苯制备苯乙烯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2(g)+(g)+CO(g)+H2O(g) △H=+158.8 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K1•K2(用K1、K2表示)
(2)对于反应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 和2molH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再加入1molCO2、1mol H2,平衡不移动;
C.若再加入CO2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减小;
D.若充入He,平衡不移动,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不变;
(3)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①达到平衡后;t1时刻通入少量CO2;请在图中画出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并作出标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的一组是(  )
A.Cu  Al2O3 NaHCO3B.Mg Al(OH)3 Na2CO3
C.Fe Al2O3,Al(OH)3D.Al NaHCO3 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盐(含FeO42-离子)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使用Na2S作沉淀剂,可有效除去废水中Cu2+和H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4H8O3,取0.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分别为2.24L H2和2.24L CO2.则与该有机物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
A.3种B.5种C.4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氯乙烷杂质:加入水,萃取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NaOH溶液洗涤,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以反应2Fe3++2I-?2Fe2++I2为原理,研究浓度对氧化还原性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图1,2:

(1)待实验Ⅰ(图1)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图2),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溶液稀释对颜色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图2装置(a、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1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左管出现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左管出现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②该实验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
(6)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实验Ⅱ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