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蒸发操作中移开蒸发皿 |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 D.分离水和酒精 |
装置或操作 | ![]() | ![]()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向漏斗中加入水,根据漏斗下端是否形成水柱及水柱在一端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判断;
B.移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不能直接用手拿;
C.冷凝管中的通水方向不合理,冷凝效果较差;
D.酒精和水混溶,无法通过分液分离.
解答 解:A.向漏斗中加入水,可以根据是否形成水柱及水柱的变化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
B.蒸发操作中移开蒸发皿时应该用坩埚钳,用手拿会烫伤手,故B错误;
C.蒸馏操作中,冷凝管应该采用逆向通水,即下口进水上口出水,图示装置中通水方向不合理,故C错误;
D.水和酒精相互溶解,混合后不会分层,无法通过分液分离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蒸馏、蒸发、分液操作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属于芳香烃 | B. | 它是苯的同系物的含氧衍生物 | ||
C. | 它可发生消去反应 | D. | 它可与NaOH溶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3H2O+6OH-=2 Al(OH)3+3H2↑ | |
B. | 铁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 Fe+Fe3+=2Fe2+ | |
C. | 铜和稀硝酸反应 Cu+4H++2NO3-=2NO2↑+Cu2++2H2O | |
D. | 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 Cl2+2OH-=Cl-+ClO-+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醛基的有机物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 | |
B. | 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 | |
C. | 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 |
D. |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醇脱去羟基而生成水和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 |
B. | Na2O2投入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 | |
C. | Na2O2投与FeCl2溶液的反应:能将Fe2+氧化成Fe3+,得到Fe(OH)3沉淀 | |
D. | 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浓盐酸 | 二氧化锰 | 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 |
B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无明显现象 |
C | 浓氨水 | 硫酸亚铁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D | 亚硫酸氢钠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溶液逐渐褪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