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碳及其化合物在科技、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CH4(g)+3O2(g)═2CO(g)+4H2O(l)△H1=-1214.6kJ/mol
2CO(g)+O2(g)═2CO2(g)△H2=-566kJ/mol
请写出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60075090011001250
平衡常数K2.51.610.90.6
①该反应的△H<0.(填“>”、“=”或“<”).
②90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到达平衡后加压,则H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不变,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图中画出75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③在90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组是(填编号)AD,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的组有BD(填编号)
ABCDE
n(CO231011
n(H221012
n(CO)1230.53
n(H2O)5230.51
(3)以二甲醚(CH3OCH3)、空气、KOH溶液为原料可设计为燃料电池
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②假设该燃料电池中盛有100.0mL 3.0mol/L 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放电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则放电完毕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c(K+)>c(CO32-)>c(OH-)>c(HCO3-)>c(H+).

分析 (1)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H1=-1214.6kJ•mol-1
②2CO(g)+O2(g)=2CO2(g)△H2=-566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2CH4(g)+4O2(g)=2CO2(g)+4H2O(l)△H;
(2)①依据图中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②CO2(g)+H2(g)?CO(g)+H2O(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O2(g)+H2(g)?CO(g)+H2O(g)△H<0,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用的时间变长,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提高,据此作图;
③依据图表数据可知900℃,平衡常数为:1,即c(CO2)•c(H2)=c(CO)•c(H2O),要使反应向正向进行则满足c(CO2)•c(H2)>c(CO)•c(H2O),根据乘积的比值判断反应方向;
CO2(g)+H2(g)?CO(g)+H2O(g)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恒温恒容建立等比等效,投料比与C相同时,
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
(3)①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再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做差得负极电极反应式;
②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n(KOH)与n(CO2)比例关系判断反应产物,进而计算溶液中电解质物质的量,结合盐类水解与电离等判断.

解答 解:(1):①2CH4(g)+3O2(g)=2CO(g)+4H2O(l)△H1=-1214.6kJ•mol-1
②2CO(g)+O2(g)=2CO2(g)△H2=-566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2CH4(g)+4O2(g)=2CO2(g)+4H2O(l)△H=-1780.6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
(2)①化学平衡体系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依据图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可知正向为放热反应,逆向为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H<0;
②CO2(g)+H2(g)?CO(g)+H2O(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O2(g)+H2(g)?CO(g)+H2O(g)△H<0,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用的时间变长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提高,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③依据图表数据可知900℃,平衡常数为:1,即c(CO2)•c(H2)=c(CO)•c(H2O),要使反应向正向进行则满足c(CO2)•c(H2)>c(CO)•c(H2O),
A.3×2>1×5反应向着正向移动,故A正确;
B.1×1<2×2,反应向逆向进行,故B错误;
C.0×0<3×3,反应向逆向进行,故C错误;
D.1×1>0.5×0.5,反应向正向进行,故D正确;
E.1×2<3×1,反应向逆向进行,故E错误;
故选:AD;
CO2(g)+H2(g)?CO(g)+H2O(g)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恒温恒容建立等比等效,投料比与C相同时,
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将各组物质转化为初始为二氧化碳和氢气投料,
C.n(CO2):n(H2)为:3:3=1:1;
A.n(CO2):n(H2)为:4:3与C组不相等,故A错误;
B.n(CO2):n(H2)为:3:3与C组不相等,故B正确;
D.n(CO2):n(H2)为:1.5:1.5与C组相等,故D正确;
E.n(CO2):n(H2)为:2:3与C组不相等,故E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为;AD;BD;
(3)二甲醚、空气、KOH溶液为原料总电池反应方程式为:CH3OCH3+3O2+4OH-=2CO32-+5H2O ①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3O2+6H2O+2e-=12e-
①-②得:CH3OCH3-12e-+16OH -=2CO32-+11H2O;
故答案为: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②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0mL,物质的量为$\frac{6.72L}{22.4L/mol}$=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为$\frac{0.3mol×4}{8}$=0.15mol;
;n(KOH)=0.1L×3.0mol•L-1=0.3mol,n(KOH):n(CO2)=0.3mol:0.15mol=2:1,
发生反应2KOH+CO2=K2CO3+H2O,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钾,在K2CO3溶液中K2CO3═2K++CO32-,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有c(OH-)>c(H+);由于CO3-少部分水解,有c(CO32-)>c(HCO3-),H CO3-又发生第二步水解,有c(OH-)>c(HCO3-),第二步水解较第一步水解弱的多,那么c(OH-)、c(H CO3-)相差不大,但c(H+)比c(OH-)小的多,因此c(OH-)>c(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K+)>c(CO32-)>c(OH-)>c(HCO3-)>c(H+),
故答案为:c(K+)>c(CO32-)>c(OH-)>c(HCO3-)>c(H+).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等效平衡的判断,电池反应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方法、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原电池工作原理、盐类水解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炼铁、炼钢过程中,先被氧化后被还原的元素是(  )
A.炼铁过程中的铁元素B.炼铁过程中的氧元素
C.炼铁过程中的碳元素D.炼钢过程中的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A.NH4HCO3稀溶液与过量的KOH溶液反应:NH4++HCO3-+2OH-→CO32-+NH3•H2O+H2O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 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 Cl-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及其合金使用广泛,是因为铝比铁更耐酸、碱的腐蚀
B.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与乙酸乙酯
C.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在高温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D.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锅炉水垢用饱和纯碱溶液浸泡,即可除去
B.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即可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C.向C2H5X消去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即可检验卤原子X的种类
D.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水中,可配得100 mL1.0 mol/L 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5℃时,下列有关0.10mol/L Na2SO3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及被空气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漂白粉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SO32-=CaSO3
B.通入HCl至溶液pH=7:c(Na+)=2c(SO32-)+c(HSO3-)+c(Cl-
C.加入NaOH固体可使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通入SO2至过量:c(Na+)=2[c(SO32-)+c(HSO3-)+c(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B.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CH32NH.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CH32NH2+]>c(H+)>c(OH-).
(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l)+NH3(g)+CO(g)?(CH32NCHO(l)+2H2O(l)△H,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0 (填“>”、“<”或“=“).
(3)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源负极为B(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CH3OH+CO-2e-=(CH3O)2CO+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制备纳米材料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
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固体TiO2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
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
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Ti3+和Ti4+在溶液中无色,与 KSCN溶液不反应),请回答下列
问题:
(1)有利于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条件有吸热(写出1个条件).
(2)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抑制NH4Fe(SO42水解;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哪两种ac(填字母代号).

(3)滴定时,NH4Fe(SO42标准液用什么仪器盛装?酸式滴定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4)下列错误操作导致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容量瓶清洗之后,未干燥.无影响;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