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烃键线式为,该烃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Br2加成时,所得产物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分析 烯与溴加成时溴原子连接在相邻的不饱和的C原子上,溴与二烯烃加成可以发生1,2-加成,溴原子连接在相邻的不饱和的C原子上,也可以发生1,4-加成,中间形成1个碳碳双键.

解答 解:当溴与发生1,2-加成时,生成物有
当溴与发生1,4-加成时,生成物有,共有5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题目涉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
A.在pH=11的溶液中,K+、Cl-、HSO3-、Na+可以大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Fe2+、K+可以大量共存
C.常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知BOH溶液中存在BOH?B++OH-
D.常温下,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中存在A-+H2O=H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
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D.电子层数: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就三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D
A.40.32L    B.30.24L  C.20.16L   D.6.72L
②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2)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 1.12L(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为NO2、NO,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B
A.0.1mol   B.0.15mol   C.0.2mol   D.0.25mol
(3)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Cl=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
(2)常温下pH=2的醋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Na+)<c(CH3CO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在含有Cl-、Br-、I-的溶液中,已知其浓度均为0.1mol•L-1,已知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的溶度积(mol2•L-2)分别为:1.6×10-10、4.1×10-15、1.5×10-16.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析出的沉淀是AgI,最后析出的沉淀是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石墨晶体结构的每一层里平均每个最小的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目为(  )
A.2B.3C.4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0.9NA
B.92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原子数相等
D.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B.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ClO-)>c(HClO)
C.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frac{c({H}^{+})}{c(Cl{O}^{-})}$减小
D.c 点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合成氨的原料N2和H2的制备方法,其结论如下:
I,N2的制备方法
①碳氢耗氧法:用煤、石油、天然气等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掉,将二氧化碳脱除后,可得到一定纯度的氮气;
②深冷精馏法:

③膜分离法

Ⅱ、H2的制备方法 
①电解法: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②水煤气法: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CO+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CO2+H2,除去CO2和CO进而得到较纯的氢气.
(1)请你评价碳氢耗氧法的弊端:浪费资源、操作麻烦.
(2)制备N2的三种方法均以空气为原料,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①(填“①”“②”或“③”).
(3)电解法制氢气体现的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目前工业生产中,制备H2仍然主要来自水煤气法,而不采用电解法,可能的原因是BD(填序号)
A.电解法不安全    B.电解法须耗费大量电能
C.水煤气法制得的H2更纯     D.水煤气法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