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  )
A.LiClB.NaClC.KClD.KBr

分析 两离子间距=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半径.而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在LiCl、NaCl、KCl三种物质中,阴离子相同,故离子间的距离取却于阳离子,而Li+的核外有1个电子层,Na+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K+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三种物质中KCl中离子间距最大;而KCl和KBr的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故离子间距大小取决于阴离子,而Br-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半径大于Cl-,则KBr中的离子间距大于KCl中的离子间距,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依托离子间距的大小比较来考查了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应注意的是比较离子半径时,先考虑电子层数,然后考虑核电荷数,最后考虑电子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298K时,CO2(g)的△H为-393.5kJ•mol-1,H2O(l)的△H=-285.8kJ•mol-1,乙炔的燃烧热为-1300kJ•mol-1,则乙炔的标准生成热为(  )
A.227.2kJ•mol-1B.-227.2kJ•mol-1C.798.8kJ•mol-1D.-798.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基于以下实验现象,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测定常温时的等浓度的HCOONa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pH(HCOONa)<pH(CH3COONa)弱酸的酸性:HCOOH>CH3COOH
B向0.5ml 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l 1mol/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通入少量Cl2有机相呈橙红色氧化性:Cl2>Br2
D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氧化铝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5g甲基(-CH3)所含的中子数为6NA
B.a 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frac{a{N}_{A}}{32}$
C.在1L的碳酸钠溶液中,若c(CO32-)=1mol•L-1,则Na+个数为2NA
D.78g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A个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HNO3→NO;Cl2→2Cl-;MnO4-→Mn2+.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的量最少的是(  )
A.Fe3+B.HNO3C.Cl2D.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A、B、C、D、E分别是铁或铁的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其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如图所示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的化学式:
AFe,EFe2O3
(2)写出其中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B:2FeCl2+Cl2=2FeCl3
B→D:FeCl3+3NaOH=Fe(OH)3↓+3NaCl;
E→A:Fe2O3+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B中加入NaOH溶液,看到的现象是生成红褐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I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数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或数据) 结论
 A 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试管中加1 mL 0.2 mol/L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温度相同时,Fe(OH)3溶解度小于Mg(OH)2
 B 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镁沉淀的试管中滴入NH4Cl溶液,沉淀逐渐溶解,并有刺激性的气味气体产生 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OH-═NH3↑+H2O-
 C 20克Ba(OH)2•8H2O粉末和10克NH4Cl粉末混合后玻璃棒迅速搅拌,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促使氨水分解生成NH3
 D 常温下,将NaAlO2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说明AlO2-结合H+能力大于CO3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按要求写离子方程式
(1)CuCl2溶液呈酸性Cu2++2H2O?Cu(OH)2+2H+
(2)Na2S溶液呈碱性S2-+H2O?HS-+OH-
(3)Al2S3溶于水2Al3++3S2-+6H2O=2Al(OH)3↓+3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

【实验分析】
(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产生,反应很快停止,
这一现象被称为钝化.
(3)实验Ⅲ,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A中产生的气体是SO2,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4)实验Ⅲ结束后,经检验A中既有Fe3+又有大量Fe2+
①产生Fe2+的原因可能是Fe+2Fe3+=3Fe2+(写离子方程式).
②若要检验Fe3+和Fe2+,下列试剂可行的是BC(填字母).
A.KSCN、Fe粉B.KSCN、酸性KMnO4溶液C.KSCN、氯水
【实验反思】
(5)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S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1价H元素(H+).
②影响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反应物的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