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物质的量 | 甲 | 乙 | 丙 |
n(H2O)/mol | 0.10 | 0.20 | 0.20 |
n(CO)/mol | 0.10 | 0.10 | 0.20 |
分析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即可,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来确定化学反应达平衡用到的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来确定化学平衡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平衡常数K=$\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2)①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率;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即可;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增大一氧化碳转化率,必须使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应该降低温度;由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3)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CO2与H2的含量增大,开始n(H2)/n(CO2)=3,H2与CO2反应按3:1进行,平衡时H2的含量是CO2的含量三倍,平衡时H2的含量比二氧化碳高;平衡时CH3CH2OH(g)、H2O(g)的含量降低,CH3CH2OH与H2O按1:3反应,平衡时H2O的含量是CH3CH2OH含量的三倍,平衡时H2O的含量高;
由①方向可知,图中曲线乙和丙的交点A表示平衡时CO2、H2O的含量相等,令H2与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设平衡时乙醇的物质的量为xmol,利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O2、H2O的含量相对列方程计算解答;
解答 解:(1)甲: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会离开原来的速率点,故甲错误;
乙: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所以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并且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故乙正确;
丙:对于反应:4CO(g)+2NO2(g)?4CO2(g)+N2(g),T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会减小,故丙错误;
4CO(g)+2NO2(g)?4CO2(g)+N2(g),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4}(C{O}_{2})c({N}_{2})}{{c}^{4}(CO){c}^{2}(N{O}_{2})}$,
故答案为:乙;K=$\frac{{c}^{4}(C{O}_{2})c({N}_{2})}{{c}^{4}(CO){c}^{2}(N{O}_{2})}$;
(2)①根据投料情况知道,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蒸气的投料,所以会使得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丙装置投料是甲装置的2倍,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系数和不变的反应来说,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所以两种情况下,转化率是相等的,平衡时,甲、乙、丙三个容器中,CO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故答案为:甲=丙<乙;
②丙容器中,通过改变温度,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需要使化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要增大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应该降低温度;由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3)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CO2与H2的含量增大,开始n(H2)/n(CO2)=3,H2与CO2反应按3:1进行,平衡时H2的含量是CO2的含量三倍,平衡时H2的含量比二氧化碳高,
平衡时CH3CH2OH(g)、H2O(g)的含量降低,CH3CH2OH与H2O按1:3反应,平衡时H2O的含量是CH3CH2OH含量的三倍,平衡时H2O的含量高;
曲线甲、曲线乙随温度升高含量增大,且曲线Ⅰ的含量高,所以曲线甲表示H2、曲线乙表示CO2,
曲线丙、曲线丁随温度升高含量减小,且曲线丙的含量高,所以曲线丙表示H2O、曲线丁表示CH3CH2OH,
2CO2(g)+6H2(g)=CH3CH2OH(g)+3H2O(g);
由①方向可知,图中曲线Ⅱ和Ⅲ的交点a表示平衡时CO2、H2O的含量相等,令H2与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设平衡时乙醇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2CO2(g)+6H2(g)?CH3CH2OH(g)+3H2O(g)
开始(mol):1 3 0 0
变化(mol):2x 6x x 3x
平衡(mol):1-2x 3-6x x 3x
故1-2x=3x,解得x=0.2
故图中曲线乙和丙的交点A对应的体积分数b=$\frac{3x}{1-2x+3-6x+x+3x}$×100%=$\frac{3x}{4-4x}$×100%=$\frac{3×0.2}{4-4×0.2}$×100%=18.8%,
故答案为:CO2;18.8.
点评 本题目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关化学平衡的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因素,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 NA | |
B. | 1 mol-OH中电子数为10 NA | |
C. | 4.2 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 NA | |
D. | 常温常压下,28 g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K | 反应I | 反应II | 已知: K2>K1>K2′>K1′ |
298 | K1 | K2 | |
398 | K1′ | K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
B. |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C.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 |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不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 |
B. | 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 |
C. | 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4+、NO3-,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 |
D. | 熔融状态下 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