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B.4种C.5种D.6种

分析 甲基环己烷上共有5种氢,甲基上一种,环上有4种,所以一氯代物共有5种.

解答 解:甲基环己烷上共有5种氢,甲基上一种,环上有4种,所以一氯代物共有5种,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等效H原子判断,判断等效H原子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已知:CO(g)+H2O(g)?H2(g)+CO2(g)△H=-41kJ•mol-1
C(s)+2H2(g)?CH4(g)△H=-73kJ•mol-1
2CO(g)?C(s)+CO2(g)△H=-171kJ•mol-1
工业上可用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有多种途径生成CH4.写出CO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CO(g)+3H2(g)CH4(g)+H2O(g)△H=-203kJ•mol-1
(2)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S+O2=2NH3•H2O+2S↓.
(3)用天然气制取H2的原理为:CO2(g)+CH4(g)?2CO(g)+2H2(g).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则压强P1小于P2(填“大于”或“小于”);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大于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求Y点对应温度下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mol2•L-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Al2O4 为催化剂,可以将CH4和CO2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2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50°C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
②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③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④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⑤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
⑥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甘油制备二元醇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利用1,2-丙二醇可制得乳酸〔CH3CH(OH)COOH〕,乳酸与上述反应中的某一产物B可以反应,转换关系如下.已知A的碳原子数与乳酸相同,E、F为链状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A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碳碳双键.
(2)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2H4O的有机物,该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峰,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
(3)F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亲水性可作为隐形眼镜的材料,写出由D制备F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2-丙二醇制备乳酸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B、C、D、E、F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的基态原子有6个单电子;F位于ds区,最外能层有单电子;D与E不同周期,但最外能层电子数相等.
(1)写出基态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
(2)A、B、C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N<F(用元素符号表示).
(3)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C2的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形,已知BC2分子的极性比水分子的极性弱,其原因是FO2和H2O分子均为V形分子,且孤对电子均为2对,F与O的电负性差值较O与H的电负性差值小.
(4)写出由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与A3-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的化学式N2O、NO2+(分子和离子各写一种).
(5)B、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EB5中E的化合价为+6价,则EB5的结构式为
(6)B、D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晶胞的密度为ρ=$\frac{248}{{a}^{3}{N}_{A}}$g/cm3(用含a、NA的计算式表示)
(7)由F原子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2,设晶胞参数为b,列式表示F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利用率$\frac{\sqrt{2}}{6}π$(不要求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1.800g 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 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
②500℃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氩气气氛中,500℃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回答下列问题:
(1)300℃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是(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推算过程:
FeC2O4•2H2O$\frac{\underline{\;\;△\;\;}}{\;}$FeC2O4•(2-n)H2O+nH2O
180 18n
1.000g (1.000-0.800)g
解得n=2,所以350℃时样品完全脱水.(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2)4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FeC2O4$\frac{\underline{\;400℃\;}}{\;}$FeO+CO↑+CO2↑.
(3)将6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Fe3++3H2O?Fe(OH)3+3H+;(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测得此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离子浓度为4.0×10-10 mol•L-1,则此时溶液的pH=5
(已知:Ksp[Fe(OH)2]=8.0×10-16,Ksp[Fe(OH)3]=4.0×10-38).
(4)将15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到一棕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另取少量的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写出残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8HCl=2FeCl3+FeCl2+4H2O,产生血红色现象和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3++6SCN-=[Fe(SCN)6]3-,3Fe2++2[Fe(CN)6]3-═Fe3[Fe(CN)6]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离子晶体中一定不会存在的相互作用是(  )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以反应2Fe3++2I-?2Fe2++I2为原理,研究浓度对氧化还原性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图1: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的影响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 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1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
②该实验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1FeSO4溶液.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B.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
C.常温,在0.10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pH值减小
D.向沸水中加入适量饱和的FeCl3溶液,可形成带电的胶体,其导电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