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
弱酸HCOOHHCNH2S
电离平衡常数(25℃)Ka=1.8×10-4Ka=4.9×10-10Ka1=1.3×10-7 Ka2=7.1×10-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HS溶液中加入适量KOH后:c(Na+)═c(H2S)+c(HS-)+2C(S2-
B.HCOO-、CN-、HS-在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
C.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两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D.恰好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分析 图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酸性大小为:HCOOH>H2S>HCN>HS-
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Na)=n(S);
B.HCOO-、CN-、HS-离子都是弱酸阴离子,酸性HCOOH>HS-,离子间不发生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两溶液中阴离子水解程度不同,水的电离程度不同,结合电荷守恒分析判断;
D.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中,HCN溶液溶质浓度大;

解答 解:A.NaHS溶液中加入适量KOH后反应生成硫化钾和硫化钠,但硫化钠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S)+c(HS-)+C(S2-),故A错误;
B.酸性HCOOH>HS-,离子间不发生反应,HCOO-、CN-、HS-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O-水解程度小于CN-,则HCOONa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NaCN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OO-)+c(OH-)=c(Na+)+c(H+),c(CN-)+c(OH-)=c(Na+)+c(H+),钠离子浓度相同,HCOON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NaCN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则HCOONa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于NaCN溶液中离子总浓度,故C正确;
D.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中,HCN溶液溶质浓度大,恰好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井电离平衡、电离程度大小比较和盐类水解的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氨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所得甲胺(CH3NH2)的性质与氨相似,CH3NH2•H2O也是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Kb=4.0×10-5.现用0.0500mol/L的稀硫酸滴定l0mL 0.1000mol/L的甲胺溶液,溶液中c(OH-)的负对数(pOH)与所加稀硫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CH3NH3++OH-
B.A、B、C三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C>A
C.C点所在溶液中$\frac{c(C{H}_{3}N{H}_{2}•{H}_{2}O)}{c(C{H}_{3}N{H}_{3}^{+})}$=2.5×10-5
D.B点溶液中存在c(CH3NH2•H2O)>c(CH3NH3+)>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B.将NH4HCO3、AlCl3、FeCl2、KAl(SO42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均不能得到原物质
C.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D.25℃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B.C.CCl2F2D.H2N-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pKa=-lgKa,25℃时,H2SeO3的 pKa1=1.34,pKa2=7.34.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Se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2c(H2SeO3)+c(SeO32-)<0.1 mol•L-1
B.b点所得溶液中:c(H2SeO3)+c(H+)=c(SeO32-)+c(OH-
C.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eO3-
D.d点所得溶液中:c(Na+)>c(SeO32-)>c(HSe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实验小组测定某二元化合物X的组成,测定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无味气体的电子式,X的化学式为Fe3C.
(2)溶液甲与足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化合物X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化学方程式为Fe3C+3O2$\frac{\underline{\;高温\;}}{\;}$Fe3O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某有机物X(C12H13O6Br)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 (其中Ⅰ、Ⅱ为未知部分的结构).
为推测X的分子结构,进行如图的转化:

已知向E的水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M(C2H2O4)能使蓝墨水褪色;G、M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请回答:
(1)M的结构简式为HOOC-COOH;G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
(2)E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①③④.
①加成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取代反应
(3)由B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HOCH2-CH2OH+O2$→_{△}^{催化剂}$OHC-CHO+2H2O
(4)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组成为C4H4O4的有机物(该有机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G发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OOC-CH2-CH(OH)-COOH$\stackrel{一定条件}{→}$HOOC-CH=CH-C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以作净水剂,在无机化学工业中,它是制取其它铁化合物的原料.
【査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硫酸亚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图1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①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CBD(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②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设计实验证明A中残留固体仅为Fe2O3,而不含 FeO 或 Fe3O4:取少量A中残留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残留固体是Fe2O3而不含FeO和Fe3O4
(2)探究分解产物中的硫氧化物,连接装置A-E-F-B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没有明显现象,F中溶液褪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分解产物中有SO2,没有SO3
②实验证明(NH42Fe(SO42受热分解除上述产物外,还有N2生成,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2Fe(SO42$\frac{\underline{\;500°C\;}}{\;}$Fe2O3+4SO2↑+2NH3↑+N2↑+5H2O↑.
(3)已知BaSO3、BaSO4均难溶于水,化学小组利用上述实验分离出的SO2气体,进行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图2).
序号步骤现象
I向图2装置内充SO2气体G中:有气泡冒出,产生白色沉淀;H中:有气泡冒出,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先略显红棕色,后逐渐消失
从G、H中过滤出白色沉淀,分别加入稀盐酸中G、H中的白色沉淀均不溶解
①步骤Ⅱ的现象说明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填化学式).
②关于G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可能是由于装置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③写出H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草酸(HOOCCOOH)与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可得到二元酯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B.8种C.10种D.1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