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 | 试纸变蓝色 | NO2为酸性气体 |
B | 将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Cl>H2CO3 |
C |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D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变质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理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0.1mol•L-1 Na2C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CO32―)+c(HCO3―)+ c(H2CO3)
C.c(Na+)+c(H+)=2c(CO32―)+ 2c(HC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CO32―)与c(Na+)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嘉兴、杭州、宁波五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下图M、N两个装置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所用装置 | 描述 | 结论 |
A | M | W:BaCl2 ;X:CO2 Y:SO2 | M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 | M | W:饱和食盐水;先通入X:CO2,再通入Y:NH3 | M中制得小苏打 |
C | N | X:NH3 Y:Cl2 | Z出口有白烟产生 |
D | N | X:NH3 Y:O2 | Z出口有红棕色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3CH2Cl
B.乙醇和乙二醇为同系物
C.环己烷和丙烯的实验式相同
D.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8 g 氦气均含有NA个分子
D.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炒菜提供热量
C.牛奶久置变质腐败
D.用盐卤(主要成分是MgCl2)点制豆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
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临海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氨基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NaNH2+H2O=NaOH+NH3↑
②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钠和氢化钠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B.方程式②中,每生成1mol H2转移1 mol电子
C.氨基钠和氢化钠的晶体中都只含离子键
D.方程式①中,氨基钠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
D.现需90 mL 1.0 mol/L NaOH溶液,称取3.6 g NaOH 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