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
AMg  0.1mol0.1 6 mol•L-1硝酸10mL 80
BMg  0.1mol0.1 3 mol•L-1 盐酸10mL60
CFe  0.1mol0.1 3 mol•L-1盐酸10mL60
DMg  0.1mol0.1 3 mol•L-1硫酸10mL60
A.AB.BC.CD.D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本身性质,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注意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解答 解:活泼性Mg>Fe,则Mg反应较快,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D中氢离子浓度最大,且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易错点为A,注意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水和碘化钾反应:Cl2+2I-=2Cl-+I2
B.二氧化锰和盐酸制氯气: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2H2O+Cl2
C.氯气制漂白粉:2OH-+Cl2=Cl-+Cl0-+H2O
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
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工业上以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
Fe2+、Cl-)生产CuCl的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过程还可以与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生产相结合,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名称是接触室,现代氯碱工业的装置名称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2)写出生产过程中XFeYHCl (填化学式)
(3)写出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4)生产中为了提高CuCl产品的质量,采用抽滤或者减压过滤,法快速过滤,析出的CuCl晶体不用水而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减少CuCl的损失;生产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防止CuCl水解.
(5)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其理由是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反应中生成的CuSO4和 SO2为1:1,CuCl2+CuSO4+SO2+2H2O=2CuCl↓+2 H2SO4反应中消耗CuSO4和SO2也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
(6)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除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外,还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是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
(7)工业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样品0.25g(称准至0.0002g)置于预先放入玻璃珠50粒和10ml过量的FeCl3溶液250ml锥形瓶中,不断摇动;玻璃珠的作用是加速固体的溶解.
②待样品溶解后,加水50ml,邻菲罗啉指示剂2滴;
③立即用0.10mol•L-1硫酸铈标准溶液滴至绿色出现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一次.已知:CuCl+FeCl3═CuCl2+FeCl2   Fe2++Ce4+═Fe3++Ce3+如此再重复二次测得:
123
空白实验消耗硫酸铈标准溶液的体积(ml)0.750.500.80
0.25克样品消耗硫酸铈标准溶液的体积(ml)24.6524.7524.70
④数据处理:计算得该工业CuCl的纯度为95%(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在该反应中,当有3NA电子转移时,上述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焓变为△H=-46.2KJ/mol
B.1L 0.1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A
C.室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0.1NA
D.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5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液共1L,含CH3COOH和CH3COO-共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A.$\frac{{V}_{m}nb}{m{N}_{A}}$B.$\frac{{V}_{m}mb}{n{N}_{A}}$C.$\frac{{V}_{m}n{N}_{A}}{mb}$D.$\frac{nb{N}_{A}}{{V}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Z<X<W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
B.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时△H=+119 kJ•mol-1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C.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在101 kPa时,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在101 kPa时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转化率或百分含量与时间、压强、温度图象:mA(g)+nB(g)═cC(g)+qD(g)△H=Q KJ/mol.

(1)由(1)可知,T1>T2,升温时C%增加,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H>0.
(2)由(2)可知,T1<T2,升温时C%减少,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所以△H<0.
(3)由(3)可知,P1<P2,加压时C%增加,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m+n>p+q.
(4)由(4)可知,P1<P2,加压时C%减少,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所以m+n<p+q.
(5)由(5)可知,P1>P2,m+n=p+q,或条件为加入催化剂.
(6)在(6)中,由(Ⅰ),(Ⅱ)两线可知,P1<P2,m+n<p+q,由(Ⅱ),(Ⅲ)两线可知,T1<T2,△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2O2→O2B.FeCl2→FeCl3C.HCl→H2D.SO3→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