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2011年1月12日报道:全球发生多起动物集体死亡,原因不明,这则新闻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分析 A、根据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
C、根据加快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保护了环境;
D、根据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

解答 解: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故A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所以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环境保护建设,故B错误;
C、加快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保护了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故C正确.
D、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通过本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锅炉中的水垢中含硫酸钙,可先用碳酸钠溶液处理,再用酸去除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①NaHCO3、②NaHSO4、③NaHS、④NH4Cl、⑤CH3COONa、⑥Na2CO3、⑦Na2S、⑧NaF、⑨NaBr等溶液,
(1)以上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的有①③⑤⑥⑦⑧;
(2)以上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①②③④;
(3)以上溶液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关于pH相等的NaOH与NH3•H2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NaOH)>c(NH3•H2O)
B.c(Na+)=c(NH4+
C.等体积的NaOH与NH3•H2O溶液分别与足量的Si完全反应,NH3•H2O产生的H2
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NaOH与NH3•H2O溶液恰好反应完全,NaOH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 验 事 实结  论
在相同温度下,向1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溶解度:Mg(OH)2>Fe(OH)3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H2CO3>H2SiO3
在测定溶液中氯离子含量的时候,使用黄色的铬酸钾(K2CrO4)溶液充当指示剂溶度积常数:铬酸银>氯化银
已知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醇和乙酸都是电解质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非金属性:S>C
A.③④⑤B.②⑤C.①②③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A、B、C、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M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M点表示v(A)=v(B)
B.0~6s内,v(A):v(B):v(C):v(D)=3:1:1.5:2
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反应进行到6s时,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试管 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导管 D 的下端(虚线段)应位于液面下(填“液面上”或“液面下”),导管 D 的作用有:①实验结束后排除装置中的 SO2,②防倒吸.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 CuO、Cu2O、CuS、Cu2S.为探究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查阅资料可知:Cu2O+2HCl═CuCl2+Cu+H2O,CuS、Cu2S 和稀 HCl不反应.
2Cu2O+O2$\frac{\underline{\;煅烧\;}}{\;}$4CuO,2CuS+3O2$\frac{\underline{\;煅烧\;}}{\;}$ 2CuO+2SO2
Cu2S+2O2$\frac{\underline{\;煅烧\;}}{\;}$2CuO+SO2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3)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4)煅烧过程中,除上述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反应
(5)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BCD.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已知16g固体单质S完全燃烧SO2气体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6.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  )
A.2H2(g)+O2(g)→2H2O(l)+Q1 2H2(g)+O2(g)→2H2O(g)+Q2
B.S(g)+O2(g)→SO2(g)+Q1 S(s)+O2(g)→SO2(g)+Q2
C.C(s)+0.5O2(g)→CO(g)+Q1 C(s)+O2(g)→CO2(g)+Q2
D.H2(g)+Cl2(g)→2HCl(g)+Q1 $\frac{1}{2}{H_2}$(g)+$\frac{1}{2}C{l_2}$(g)→HCl(g)+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